2024年过去了,还真有点想念它。2025年的春晚也过去了,心里头总觉得缺点啥。

藏獒聊热点 2025-02-04 09:24:47

2024年过去了,还真有点想念它。2025年的春晚也过去了,心里头总觉得缺点啥。这,可是没有赵本山的第13个央视春晚了!

你要是去B站啥的搜搜赵本山以前春晚上的节目,哎,那弹幕密密麻麻的,跟年轮似的,一年比一年多。有人说,赵本山这老头,简直就是个时间操控大师!他那些小品,现在看起来,就像时光机似的,一下子就带你回到过去。2011年他最后一次上春晚,那之后,北方的大年夜,感觉都不对味儿了。这年头,信息过载,很多人记性都不咋地,三分钟热度很常见。可赵本山和小品,还有他那班底,却成了文化的符号,越琢磨越有味儿。现在现实比小品还幽默,咱不妨回头看看这位“小品之王”的秘诀。 他那些小品,到底好在哪儿?为啥咱到现在还念念不忘? 其实啊,赵本山厉害就厉害在他抓住了时代的脉搏,作品里满满都是对生活的理解。 你看他那些经典小品,几乎都在讲一个事儿——农民进城。 就说《昨天今天明天》吧,那可是1999年的春晚,形式上学的是崔永元那个《实话实说》。小品里,赵本山和宋丹丹扮演的农村老人进城,那拘谨劲儿,那矛盾劲儿,特别真实。脱鞋、打岔,火车票的事儿……包袱一个接一个,看着就舒服。 世纪之交,中国发展飞快,城乡差距大,大家都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农民又是当时的社会基础。白云黑土就是普通人的缩影,反映了那个年代的大事和情绪。他们回忆过去,憧憬未来,打电话、学英语、想回老家……普通老百姓对新世纪的期许,全在里面了。 再往前推,1990年他第一次上春晚,演的是《相亲》,讲的是农村的婚恋观。日子好了,观念也得跟上。 还有1995年的《牛大叔提干》,讽刺吃喝风,那句“搁这学会扯淡了”,现在听还贼应景。 他那些小品,笑着笑着,就让人思考起来。 到了2000年以后,城市化加速,农民进城更多了。他的小品也跟着变: 《钟点工》讲空巢老人,《送水工》讲外来务工者的孩子。 《卖拐》《卖车》《功夫》虽然搞笑,其实也在说诚信的事儿。《心病》讲的是老百姓的心理健康,《策划》说的是全民炒作……一直到2011年《同桌的你》,他退出了春晚。 赵本山的小品为啥好看?因为他真抓住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城乡差距没那么大了,大家的共识少了,小品之王也慢慢淡出了。 那为啥现在小品不好笑了?这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赵本山的小品质量也不是一直高,他后期也有一些遗憾。 团队的变化,时代的变化,都是原因。最关键的是,现在的很多小品,没抓住时代的“基本盘”。 赵本山抓住了“农民进城”这个时代主题,现在的创作者,需要找到新的“基本盘”。 或许,“新农民”——那些在城市工作但没完全融入的群体,就是新的创作方向。 说到底,大家怀念的,是真正接地气,能让人笑,也能让人思考的小品。 赵本山复出了,希望他能带来更多惊喜。 你看,今年春晚的小品,是不是也有点“烟火气”了?

0 阅读:29
藏獒聊热点

藏獒聊热点

藏獒聊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