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湖南,著名作家周扬回乡探亲,路过一座孤坟时,突然雷雨倾盆,他神色大变,

安琪小世界 2025-02-04 12:12:12

1980年湖南,著名作家周扬回乡探亲,路过一座孤坟时,突然雷雨倾盆,他神色大变,嚷道:“是她!她在怪我!快走,我没脸见她…”说完,黯然转身离去… 1980年的春天,湖南的天气阴晴不定。这一天,著名作家周扬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年过花甲的他,面容沧桑,头发已经花白,走路时的脚步也不如从前那般稳健。他原本是想着趁着这次机会,去看看故乡的亲人,顺便探望一些老友。 就在经过乡间小路时,周扬的目光突然被路旁的一座孤坟吸引。这座坟墓很是简陋,甚至连一块像样的墓碑都没有,杂草丛生,显得格外冷清。就在他驻足的瞬间,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转眼间电闪雷鸣,倾盆大雨毫无预兆地倾泻而下。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暴雨,周扬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一般。他的脸色陡然变得苍白,身体微微发颤,嘴里喃喃地说着话。随行的人只听到他慌乱地说要离开,说自己没有资格在这里停留。说完这些话,他就匆匆转身,在大雨中踉跄着走开了,竟是连伞都顾不上打。 这一幕,被当地的乡亲们记住了。他们说,从未见过这位在文坛上叱咤风云的作家如此失态。但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那座无名的孤坟里长眠的是他的妻子吴淑媛,也明白周扬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常的表现。 周扬与吴淑媛在1923年缔结婚姻,标志着他人生的新篇章。这段婚姻不仅是情感的结合,更是共同理想的体现。1927年五月,周扬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展现出他对国家和社会变革的坚定信念。然而,因暑假回乡期间未能妥善处理组织关系,他短暂脱离了党组织,这一经历或许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内组织管理的重要性。 1928年,周扬从上海大夏大学毕业,学成后于同年冬季前往日本留学。留日期间,他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和文化,这不仅拓宽了他的国际视野,也为他日后在文艺领域的领导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0年回国后,周扬迅速投身于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积极推动文艺与政治的结合,体现出他对文化在社会变革中作用的深刻认识。 1932年3月,周扬重新加入共产党,担任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兼文化总同盟书记。他积极参与文化反“围剿”斗争,力求维护左翼文艺的独立与发展。同年10月,接编左翼刊物《文学月报》,通过这一平台,他传播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推动文艺创作与革命实践的紧密结合。 1933年4月,周扬在《现代》杂志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这是国内首次系统论述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文章,展示了他在文艺理论方面的深厚造诣。1935年,中共江苏省委及文委等组织遭受破坏,周扬迅速组织成立新的文委并担任书记,继续推动左翼文艺的发展,显示出他在危机中的领导能力和坚定信念。 随着1936年抗日救亡形势的加剧,周扬主张建立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体现了他对国家大义的高度责任感。1937年9月,赴延安后,周扬历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及《文艺战线》主编等职务,为延安地区的文化建设和文艺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 1944年,周扬编选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与文艺》,系统介绍了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对文艺问题的论述,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他率延安大学部分人员转移至晋察冀,担任华北联合大学副校长,并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部长、华北局宣传部部长,积极参与新中国的文化宣传工作,为国家的解放事业贡献了重要力量。 1949年,周扬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继续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部门担任副部长及党组书记,并兼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52年,他出版了《坚持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等论文集,进一步推动了毛泽东文艺路线的落实。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并成为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显示出他在党内和国家政坛的重要地位。1958年,周扬与人合译《车尔尼雪夫斯基选集》上卷等著作,彰显了他在文艺理论研究上的持续贡献。 周扬的一生,贯穿了中国从动荡到新生的时代变迁。他在文艺和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不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工作者,也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坚持与奉献,体现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热爱与责任感。

0 阅读:106
安琪小世界

安琪小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