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有次去洗澡,发现那儿有张黄花梨床,就主动请老板吃饭,说你80w卖给我吧,不料老板说不卖,马未都又说我出100万,结果老板说,我终生不卖。
马未都不死心,又出120万,结果老板说:你想都别想,门儿都没有。
马未都最终59万拿下:“这是给你的教训。”
在晚清时期,很盛行澡堂,所以有一些家具也都保存了下来。
有一次马未都就去了一家澡堂搓澡啊,走进澡堂就觉得很高大上,从装修上就可以看出老板是非常有钱的。
然而马未都对古董家具比较敏感,这也是“职业习惯”,等到他经过了大堂的时候,发现了一张很有特色的“木床”。
马未都走近一看,不得了,居然是“黄花梨木”打造的,这种木材十分难得,搁在以前的话也可以和紫檀木一较高下。
马未都就盯着这木床看,都说君子不夺人所好,但是出钱总可以吧?
于是马未都就问澡堂的老板这张木床要多少钱,老板却说不卖,马未都知道这木床以后肯定能升值,就不想放弃这个“捡漏”的机会。
马未都直接开出了80w的高价,这个价格在当年那可是“巨款”了,毕竟90年代能有这个身价的人不多啊。
但是老板却嚣张了起来:“我这张是黄花梨木打造的,市面上真的少有,你想买也买不到。”
马未都也觉得这老板说的是大实话,于是又提价,开出了100w的高价,但是老板的态度极其强硬,还说不买不买。
马未都最后加大筹码,直接开出了120w的高价,这个老板确实:“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我是不会卖的。”
120w是什么概念?别说90年代,就算是2005年,那时候的工资也才2000不到,大部分人都是1500或者1800元的工资,这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然而这个澡堂的老板的有钱,澡堂的生意红红火火的,根本不愁没钱花,所以老板压根就没看上马未都这120w的价格。
马未都就这么遗憾地走了,临走前他就留下一句话:如果你改变了主意,想出手的话,那就来找我吧。
马未都回到家之后,也是心心念念想着这木床,因为捡漏的那么多年,这种床确实罕见,关键是收藏价值居高。
等到2年后,这个澡堂的老板就打电话给马未都:“马先生,我的那张黄花梨木床您还要吗?”
马未都说要啊,就问他为什么突然出手了?
这澡堂的老板如今已不是老板了,而且妻子要生孩子,家里各方面都要用钱,所以至今周转不开,只能赶紧出手了。
老板就问:“多少钱啊?”
马未都就说:“我给过你120w对不对?但是我还拿钱追着你买,还请你吃饭啥的,你都不卖。”
“如果我给你60w的话,你是不会长记性地吸取教训的,这样吧,60万减去一万,我给你59w,如果你愿意,1分钟后钱立马到账。”
这个老板居然干脆地回答:“ok。”
于是马未都就立刻把钱支付给了老板,第二天的时候,马未都坐立不安,就觉得心里不踏实。
于是第二天什么事情也不干,专门差人去把澡堂老板的那张黄花梨木床给运回来。
马未都表示:“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万一他觉得低价了后悔了,所以我得赶紧把床运回来啊。”
窦文涛听了哈哈大笑,觉得这也太“老奸巨猾”了,真的是无奸不商啊。
然而马未都解释:黄花梨木不易开裂变腐,条纹清晰有香味,以前都是贵族使用的。
“因为古董他是没有市场价格的,价格也都是人给的,所以根本就没有公平的价钱可言。”
因此马未都就这么聪明地砍了61w,两年前120w不卖,过了2年居然变成了59w,这个老板居然干脆地同意了,估计他也是不在乎吧。
但是古董这种价格,跟股票一样,有涨有跌,都是看人给价,2年前和2年后世界都变了,此一时彼一时,公平买卖,你情我愿,没毛病。
然而马未都酷爱黄花梨木,他在2003年的时候,在苏富比的拍卖会上就用高价拍下了一套乾隆送给母亲的寿礼,是一座佛塔。
这个佛塔也是黄花梨打造的,它的价值比那张木床不知道高出多少。
而张涵予早前也是花费了20w捡漏了一张,马文迪垂涎三尺,但是张涵予就是不肯卖,有的专家估价,据说至少得上千万,行情好的可以过亿。
然而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里面,就摆放了澡堂捡漏的木床和乾隆的这套佛塔,专门弄了一个房间摆放黄花梨木家具,提供给游客观赏。
小编认为吧,马未都确实很精明,捡漏到就是赚到,古董收藏专家也是商人啊,单单一张木床就稳赚不赔,一般人得多少年工资才买得起啊?
很多人说老马有点不道义啊,但是个人认为,追着你买都不卖,能有什么办法,难不成还得求啊?
所以马未都也是给了澡堂老板一个教训,算是出了名,但这老板也是有钱的主,不然也不会那么干脆卖给他。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
如果你是能捡漏,你捡不捡?
你会惭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