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街的文庙2号停车场正式开业了。头两天我还挺高兴——以前开车去老城区办事,兜三圈都找不到车位,现在终于能喘口气了。可没想到,这停车场是个“两面派”:白天是便民天使,晚上却化身“噪音恶魔”。 第一次发现不对劲是在某个凌晨。我刚睡着,窗外突然炸响机械女声:“请缴费!请缴费!!!!”惊得我从床上弹起来,差点撞到床头柜。拉开窗帘一看,停车场出口的电子屏亮得刺眼,一辆车正卡在道闸前。女声每隔10秒重复一次,像卡带的复读机。那车主估计手机没信号,折腾了20分钟才离开。而我,数着第18声“请缴费”,彻底失眠了。 --- 后来我才知道,这系统是个“倔脾气”。但凡有车没缴费,音量一次比一次高,活像教导主任训话。最离谱的是上周三,一辆外地车半夜12点出场,系统硬生生喊了15遍,车主急得直拍方向盘。对楼的气得开窗吼:“再叫报警了!”结果系统淡定回敬:“请缴费。” 昨晚的事彻底让我破防。凌晨两点,系统突然狂喊“请缴费”,持续了半小时。我裹着羽绒服冲下楼,发现是辆外卖电动车误入停车场。更魔幻的是,车主的手机死活扫不上码,最后对着摄像头喊:“求你别叫了!我现金塞栏杆缝里行不行?” 保安老张闻声赶来,掏出一把硬币手动开闸,边操作边吐槽:“说是无感支付,结果全城最有感的就是它!”我看了眼手机——分贝测试仪显示76,超过《噪声污染防治法》的夜间标准整整21分贝。 --- 今天早上,我在市长信箱按下发送键。写投诉信时查资料才知道,2022年新噪声法早把这种电子噪音归为“社会生活噪声”,市民完全可以打12369举报。但比起投诉,我更想对管理者说:技术本该服务生活,而不是绑架生活。 那些“智能系统”的设计者,或许该来叮咚街住几晚——听听被惊醒的婴儿啼哭,看看凌晨四点亮起的万家灯火,感受下人类对安静的基本渴望。毕竟,真正的智慧不是让机器无限复读,而是懂得在深夜调低音量,给城市留一片呼吸的空间。
叮咚街夜未眠
夜郎小卒
2025-02-04 15:14:37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