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理解“出轨”。
异性之间的微妙情愫,也有着生物学特征,那是来源于大脑的化学反应,是一场神经递质的交汇。
当看对眼时,大脑会释放大量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会让人产生愉悦的体验。
与一般熟人相比,在看对眼的人身上所获得的多巴胺水平更高,这就是为什么那个人会是特别的人,而对别人没有那种感觉。
其他对爱情产生作用的化学物质,还包括催产素和加压素。
催产素和血管加压素通路的协调,加上多巴胺能奖励系统,有助于感情的形成。
催产素也被称为爱情激素,它能激发满足感、平静感和安全感,这些感觉通常与伴侣关系有关。
催产素,也在人体链接的过程中释放,并通过肌肤接触而增强,加深依恋感,使男女在运动后感觉彼此更亲近。
加压素与产生长期关系的行为有关。
爱情在生物学上,可能只是大脑神经递质反应的产物。
这也意味着它是生理性的,可以对你产生多巴胺,也可以对别人产生多巴胺。
而且在雄性动物上,科学家发现大脑的加压素受体发生了突变。这会导致什么呢,这会使雄性动物的基因,可能更难以形成稳定的配偶关系。
科学家认为,有理由怀疑人类男性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加压素,集中作用于强化男性的领土攻击性、配偶守卫与配偶结合。
加压素突变后,他可能就是不愿意再与你结合,对你失去加压素的活性。
所以,如果出轨,要么是多巴胺在乱释放,要么就是可能加压素受体突变了。
特别是那种老出轨的,相信科学,这可能是突变了。
你不能指望跟一个加压素受体突变的人,讲人间社会的伦理道德。
当与一个出轨的人分手,可能意味着,你只是失去一个突变的人。
并不值得为出轨特别的愤怒。
从生物学角度看,其实一生中会对不同的人产生多巴胺,才是生理性的原本样貌。
漫长的一生,只对一个人保持多巴胺的高水平,是一件需要经营的事。
比如在动物实验中,被分开四周,再次相见后,它们还知道彼此,但标志性的多巴胺激增几乎消失了。
这就意味着分隔两地的人,容易感情变淡。
需要经营亲密关系,才能保持各种神经递质的水平。
这不是易事,所以,没有了也没关系。
成年人,不为情所困,不为糟糕的人被愤怒的情绪支配,专注自身的神经递质遇见下一个对的人,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