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俏一身孝”这话真没说错,此刻的于适确实好看。
封2的剧本还得再打磨打磨,情节太紧凑了,好多动人场景衔接得挺别扭。姬发这个人物设定,在河水边偷袭邓婵玉时还立得住脚,可后面每次要一击致命时就犹豫,想刻画天下共主的善良却丢了领袖该有的当机立断,复杂人设的塑造还得下大功夫。
相比之下,邓婵玉的人物形象更立体些。起初她对西岐人的调戏不理不睬,迎战时一句“姬发小儿”,就让在军营长大、历经北海十年征战的女将军形象鲜活起来。从她身上也能感受到姬发两次救她以及西岐百姓的款待对她信念产生的动摇,所以认同封2主要是讲邓的故事这一说法。无家之人生于战场,也要为战争而亡,她身后没有万千百姓支撑,是孤身的浮萍,随着大商国运消散而消散,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不再效忠那即将倾覆的王朝。
然而,结局停在邓婵玉没了这里,差点把前面“为自己的家而战,为西岐百姓而战”的立意给推翻了。要是再多演点西岐百姓相关结尾,稀释下姬发和邓婵玉强者间相互欣赏的感情线,故事就会完整且感人许多。像并肩作战后却又天人永隔这样的结尾,能很好地体现战争对人的磋磨。
殷郊再次出现的场面让人印象深刻,被认作天下共主的大商太子在杀敌,姬发掉进河里捡回一命后又救起盔甲不断下坠的邓婵玉,殷郊杀人,姬发救人,恰似哪吒所说“神仙不可有杀心”。姬发在第二部里各种犹豫,甚至让邓绑自己来保西岐,真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后来他觉得殷郊回来了,就该拥护他对抗大商,大概能理解他从未把自己当天下共主,只想保住百姓、为父兄报仇,毕竟做质子多年不太会打仗,他只有亲人平安、天下太平这些朴素愿望,所以编剧给了他犹豫和慈悲。
虽说两者刻画在封2里融合得不算好,尤其是最后一剑靠邓助力,让人无奈。但天下共主的信念不应诞生在杀心之中,未来的生死剑应握在良善之人手里。特效还算可以,就是剧情存在硬伤,希望第三部别再出现这样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