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如何制服眼镜王蛇?首先抓住它的七寸…】1973年,两栖爬行动物室开始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两栖爬行动物考察之行。在此之前,我国还没有人到西藏进行过大规模的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这次墨脱之行,考察人员发现了西藏独有的8种两栖爬行动物,其中就包括由赵尔宓命名的蛇类新种“墨脱竹叶青蛇”及新亚种山烙铁头蛇察隅亚种(现为察隅烙铁头蛇)。
有了第一次进藏考察经验,随后在1982年至1984年,赵尔宓和李胜全等同事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西藏南迦巴瓦峰登山科学考察”,在墨脱希壤(现为西让)首次采集并报道了眼镜王蛇。发现眼镜王蛇的过程实属偶然,抓捕过程尤其惊险。
1983年8月1日,就在科考组准备撤离墨脱返程的当天,一个20多岁的门巴族小伙子冲进来,慌慌张张地报告科考队驻地附近发现一条大蛇。
这条眼镜王蛇意识到危机,头一下子就立了起来。李胜全迅速抓住了眼镜王蛇的七寸。眼镜王蛇不甘示弱,身体缠到他的身上,围着腰紧紧缠了两圈,连蛇的尾巴也绕到了李胜全的颈部。
危急关头,李胜全沉着冷静,不紧不慢地拿出了蛇类研究人员的标配装备——腰间栓着的捕蛇布袋,一点一点将蛇头按进去……总共用了30分钟才将眼镜王蛇完全装进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