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清华毕业研究生找不到工作,便来到一所学校应聘老师,校长看完他的简历后,愣了几秒后说:“小伙子,我们学校怕是留不住你这尊大佛。你甘心吗?”不料,小伙只说了一句话,让校长刮目相看。 李永乐,这个名字一度被无数人提起,成为了物理教师的代名词,但在成名之前,他也曾是那个在职场上四处碰壁的年轻人。 长大后他考上了清华,在这座大学的岁月里,李永乐深知自己站在学术的高峰,但他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他始终认为,物理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是理解世界的钥匙。 而他要做的,就是将这把钥匙交给更多人,让学生们也能够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 或许,李永乐的故事并不会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顺利,大学毕业后,他和很多同学一样,开始了对未来的探索之路。 然而,职场并没有给他太多机会,为什么这么优秀的人会频频被拒绝呢?原因很简单:他太过直接、过于真实,在面试中,面对“你是否能接受加班?”的提问,李永乐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不接受无休止的加班。” 这句看似诚实的回答,却让面试官尴尬不已,最终失去了这次机会,李永乐拒绝加班的立场让他与大多数企业的期待产生了冲突。 面对这样的窘境,李永乐思索再三,想到了一个不用加班并且还十分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当老师。 决定转行做老师,李永乐并没有因高学历和过往成就而骄傲,他知道,自己需要从头开始。于是,他带着自己的简历,来到了人大附中。 校长看到他的学历和经验,不禁惊讶了一下,甚至觉得,李永乐这样的人才,来做一名中学教师似乎有些“屈才”。 校长的疑虑并非没有道理,毕竟在外界眼中,李永乐是清华北大的高材生,理应去大公司、大企业,而不是选择进入一所中学。 然而,李永乐并不为薪水而来,他的目的是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影响学生,帮助他们成长,他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有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 他对校长坦言:“我志在教书育人”这种话,听起来并不华丽,却包含了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成为物理老师后,他并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将幽默与故事结合起来,把枯燥的物理知识包装成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 在李永乐的课堂上,学生们可以轻松地理解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内容,而不再感到这些内容晦涩难懂。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李永乐还专门录制了大量的教学视频,用轻松的语言和生动的示范,让学生们即便不在课堂上,也能通过视频复习和巩固知识。 他的教学视频不仅在课堂上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爱,许多校外的学生也开始关注他,纷纷通过网络平台观看他的课程。李永乐的课堂,变得更加开放,教育的边界也开始不断扩展。 李永乐的故事并没有以金钱或名利为终点,而是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真正的成功,不在于进入哪个名企,也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能否忠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热爱的事。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李永乐的坚持与真实无疑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教育,才是一个人最有价值的投资。 我认为,李永乐的故事给我们一个很深的启示:做自己喜欢的事,比一切都重要,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外界的标准和期望给迷惑,觉得只有进入大公司,赚高薪,才是成功的标志。 但李永乐的选择让人觉得很真实也很有力量,他虽然是清华北大的学霸,却没有盲目追求那些传统的“成功”标准,而是按照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做一名教师。 (信息来源:中国网资讯2024年4月8日——《手握清北毕业证的李永乐,因“情商低”面试知名企业被拒,转身去面试中学老师,校长问他“4000工资能接受吗”,他的回答太直率》)
班主任最纯善的那年……
【3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