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肯尼迪为什么会被刺杀? 说直白点,就凭肯尼迪那些操作,他要是不死,他就不应该叫肯尼迪,而是叫耶和华。 1963年,当总统座驾驶过迪利广场时,至少有32个狙击点可供选择。这不是凶手的精心策划,而是利益集团留给历史的默契。 这位最年轻的美国总统用1036天的任期,在华盛顿的权力钢索上踩爆了所有雷区。 他签署的11110号行政令,将美联储的铸币权撕开缺口;对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强行拆分,让洛克菲勒家族在沙漠中燃烧的黑色黄金蒙上阴云。 华尔街的交易员们攥着白银期货暴跌的报表,听见了资本链条断裂的脆响。 当总统的手伸向货币发行权与能源命脉时,坐在椭圆形办公室里的不再是政治家,而是动了整个统治阶层奶酪的"叛徒"。 在檀香山军事会议上,总统反复推演核打击中国的可能性,参谋长的钢笔在作战地图上划出焦痕。这种将核按钮当作谈判筹码的癫狂,让经历过二战的军头们想起了某些独裁者的剪影。 与此同时,越南战场上3000名特种兵的撤离命令,掐灭了军火商们最肥美的利润源。 胡佛的FBI总部里,积压着总统要求削弱调查局权力的文件,这位掌权38年的"地下皇帝",在收到肯尼迪要改组联邦调查局的密报时,或许正擦拭着保险柜里收藏的政要黑料。 而在国会山,因选举舞弊指控败北的尼克松,正在笔记本上勾画着新的权力版图。 当德克萨斯州的阳光穿透教科书仓库六层楼的窗户,这个被所有利益集团标注为"危险品"的总统,终于迎来了血色黄昏。 没有复仇者追踪真凶,没有势力需要善后,就像华尔街收盘钟声响起时的平静——资本市场处决违规者时,从来都是干净利落。 二十五年后,他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刚宣布竞选总统即遭枪杀,至此,“肯尼迪家族的诅咒”算是画上句号。
约翰·肯尼迪为什么会被刺杀? 说直白点,就凭肯尼迪那些操作,他要是不死,他就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2-05 13:53:07
0
阅读: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