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服务区“扎胎黑幕”,如果仅仅是赔偿了事,那违法的成本的太低了。蓄意扎胎等同谋

祥冬看趣 2025-02-05 21:13:42

高速服务区“扎胎黑幕”,如果仅仅是赔偿了事,那违法的成本的太低了。蓄意扎胎等同谋杀,起码也是危害公共安全。 近年来,高速服务区屡次曝出车辆轮胎遭蓄意破坏的事件,从广东阳江服务区到京哈高速兴城段,类似案件频发,暴露出部分服务区管理混乱、利益链条作祟的深层问题。这些事件不仅威胁车主人身财产安全,更折射出公共服务场景中的监管漏洞与道德失范。 在广东阳江服务区案件中,嫌疑人以“划胎—推销补胎”为固定模式作案,甚至在监控下仍明目张胆行动。车主通过车辆哨兵模式记录下作案全程:嫌疑人先划破轮胎,随后伪装成“热心路人”询问是否需要补胎,手法娴熟到“一气呵成”。更令人震惊的是,服务区修理店老板曾试图“息事宁人”,并透露此类事件“不止一次”,暗示可能存在修理店与作案者的利益勾连。 类似现象在京哈高速也曾出现,50多辆车在同一服务区被同一型号钢钉扎胎,尽管官方解释为“钉子意外散落”,但车主普遍质疑是人为撒钉,甚至发现维修人员故意损坏车辆其他部件的迹象。 1. 服务区管理责任缺失 阳江服务区将汽修业务外包后,对承包方缺乏有效监督,导致修理店门前成作案“重灾区”。此类外包模式中,服务区往往只收取租金,对商户经营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温床。 2. 违法惩治力度不足 阳江案件中,2024年4月已有类似事件曝光,但最终“不了了之”,纵容了惯犯再次作案。根据我国刑法,故意毁坏财物罪若涉案金额超过5000元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实际执行中常因证据不足或调解结案而轻判。违法成本与暴利之间的悬殊差距,助长了犯罪者的侥幸心理。 此次阳江事件中,小米SU7的哨兵模式成为关键证据,凸显智能汽车主动安防系统的重要性。未来需推动服务区全覆盖高清监控,并与交警系统联网,同时鼓励车主使用行车记录仪等设备留存证据。 服务区作为公共服务提供方,应对承包商户的违法行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京哈高速事件中,服务区仅提供免费充气工具,却未对车主经济损失负责,这种“免责”模式亟待打破。 需对频繁发生扎胎事件的服务区修理店进行资质审查,彻查是否存在“划胎—补胎”产业链。例如,阳江案件中修理店老板的异常举动,应成为警方调查的重点。 轮胎上的每一道划痕,都是对公共治理能力的拷问。从“扎胎经济”到“服务黑幕”,唯有打破利益藩篱、织密监管网络,才能让高速公路真正成为畅通无阻的“平安道”。

0 阅读:124
祥冬看趣

祥冬看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