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一年半的等待,满怀期待观看了《封神2:战火西岐》,继《封神1》这部可以说开创了中国电影新模式的荧幕巨作终于上线的第二部。
故事围绕着姬发回到西岐开始跟殷寿对抗这条主线展开。场面依然宏大,特效仍旧震撼。上一部结尾预告中出现的魔家四将和女将军邓婵玉戏份都不少。演员将女将军的英姿飒爽演绎得淋漓尽致。
个人认为这一部的重点在于人性的转变,或者说将上一部中的这个元素扩大化了。如果说上一部中,主角姬发对殷寿的情感从最初的崇拜到质疑再到最终的“叛变”,这一部当中则将“转变”的因素体现在了更多角色身上。比如殷寿,依旧虚伪狡猾残暴多疑,但结合其梦中童年的惨痛经历和回忆,是否他的本性也并非如此,而是在父兄的“抛弃”和“背叛”中性情大变?其实他对权利的极度渴望和掌控欲,背后是安全感的极度缺失以及随之而来的极致的随时权衡利弊想要自保。所以哪怕有妲己这样全心全意为他牺牲的“人”出现的时候,他也会有“你为什么愿意为了我牺牲你自己”的疑问,以及明知道妲己是狐妖也愿意与其共沉沦的举动。
邓婵玉的转变也很明显,从最开始的一心一意效忠殷寿,到被姬发这个仇敌多次救下并被“我们不同,我只为活人而战,而你一直在为死人而战”的说法打动,从最初的征讨西岐不胜不归,到最后的为了西岐众生牺牲自己,不但完成了一次人性上的蜕变,也让她的遗憾“没能像父亲一样战死沙场”得到了弥补,并且让自己这个“已经没有家人”的人“回家”。另外,在西岐那一晚的与民同乐,也是她兵戎一生中短暂但真实的笑容和幸福,这也是笼罩在全片阴暗的战争色调中不多的一抹亮色和暖色。
殷郊的转变也很明显。从复活之后的“宁可让自己的愤怒爆发”,到在西岐决定继续帮助姬发伐纣而不是立刻回到殷商复仇,他作为新生命“三头六臂怪”的“兽性”一面,转化回前世作为人的“人性”一面。
整部电影当中也多次出现了明显的对比:西岐子民对姬发的尊重拥护和殷商百姓对于殷寿的敢怒不敢言;西岐几乎天天艳阳天和殷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乌云压顶;西岐人民与君同乐的载歌载舞和殷商百姓对于殷寿的战战兢兢;闻仲始终坚持“剿灭西岐”和杨戬在战火中不停救人的悲悯。
另外,电影留给我们如下问题:“没有理由的忠诚”和为国为民的大义,如何抉择?所谓“忠诚”是否一定正确?所谓“叛变”是否就是逆贼?
片尾的三个彩蛋更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已经在期待第三部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了,只不过这一次,希望比一年半等的短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