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各区县名字的由来 周口市 明朝建立,在沙河北岸逐渐形成了一个集市。明成祖

丁仪聊趣事社会 2025-02-05 21:53:20

周口各区县名字的由来 周口市 明朝建立,在沙河北岸逐渐形成了一个集市。明成祖时,在沙河和颖河的汇合处,有一户姓周的人家开辟了一个新的渡口,名周家口渡口。后来人们为了方便,便称此地为周口。1965年成立周口专区,2000年设立地级周口市。 周口市是老子故里,羲皇故都,陈楚旧地,临港新城。 有“华夏先导,九州圣迹”的称誉。 1淮阳区 六千年前,伏羲氏在此建都,名宛丘。5000年前,神农氏又建都于此,名之陈地。春秋时置陈国,归楚后设陈县。秦统一后,设陈郡。刘邦更名为淮阳郡。金代设陈州,元明清沿袭。 1913年改淮阳县,2019年撤县设区。因该域位于淮河北岸,故名淮阳。 2:川汇区 沙河,颖河,贾鲁河在此域汇合,把该区分为河南,河北,河西三个区域,因境内河道纵横,数水归一,故名川汇区。 川汇区是周口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周口市的核心城区。 3:项城市 春秋时有项国,秦统一后,置项县。东魏改秣陵县,隋立,更秣陵县为项城县。 4郸城县 春秋时老子在此炼丹药,东魏设丹阳郡。隋置郸县(取谐音),1951年设立郸城办事处,1952年设立郸城县。 郸城县一高是河南省最好的高中之一,在全国也很有名气。 5:鹿邑县 古称苦邑,秦置苦县。后名多有变化,隋置鹿邑县,因县境西部有鸣鹿城(该域麇鹿众多),而得名。 鹿邑是老子的出生地,是中国道家的祖源。 6西华县 春秋时此地为宋国华氏的分封地,居住于东的叫东华,居住于西的叫西华。汉置西华县,后名字多有改易,唐以后,固定以来,沿用至今。 7太康县 夏朝国王太康因打猎而被东夷后羿所拒,不能返回国都,遂在此地筑城定居,死后葬于此地。秦统一后,置阳夏县。隋时改为太康县,后也有反复,但到唐中页,基本稳定,沿袭至今。 8扶沟县 古称桐丘,汉置扶沟县。因境内有扶亭,洧水沟,遂各取一字,名扶沟县。 9沈丘县 春秋时为沈国,隋置沈丘县。因古沈丘县的县址原在今安徽省临泉县西侧古城,这里有一座古寝丘,又名沈丘,故以沈丘为名。 10商水县 晋置汝阳县,隋改溵水县。宋时为避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讳,改商水县(殷,商为同一王朝的名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 阅读:0
丁仪聊趣事社会

丁仪聊趣事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