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需要暗流才能保持生命力。 重新看了一遍《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中哪吒与敖丙

妍妍说趣 2025-02-05 23:02:12

大海需要暗流才能保持生命力。 重新看了一遍《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中哪吒与敖丙就是灵珠与魔丸,他们合体之后才能够发挥巨大威力。也就是说对于人性而言,每个人都是灵珠与魔丸的合体。 1. 二元共生的必然性 哪吒的魔丸之躯与敖丙的灵珠身份看似对立,但最终他们力量的爆发恰恰源于两者的融合。这暗合了道家"阴阳相生"的哲学——正如太极图中阴阳鱼的交缠,纯粹的光明或黑暗都无法单独存在。现实中的人性也是如此,善良中可能蛰伏着欲望,暴戾下或许藏着脆弱,这种矛盾性才是完整的生命状态。 2. 标签牢笼的打破 魔丸被定义为"恶",灵珠被定义为"善",但电影颠覆了这种简单归类:被贴上"魔童"标签的哪吒在对抗天劫时爆发神性,背负龙族使命的敖丙却差点活埋陈塘关。这让人联想到萨特的存在主义——人的本质不是被先天定义的,而是在自由选择中不断重塑的。外界的标签就像乾坤圈,而摘下枷锁的过程恰是自我觉醒的象征。 3. 暗能量的转化智慧 哪吒将魔丸的破坏力转化为守护的力量,这个转变极具启示。心理学中的阴影理论(荣格)认为,压抑的负面能量若被正视和引导,反而会成为创造力的源泉。就像希腊神话中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狂野之力既能带来毁灭,也能催生艺术与狂欢,关键在于如何驾驭这种原始能量。 4. 动态平衡的生存哲学 电影结尾哪吒与敖丙共同抵抗天劫的意象,暗示着人性需要保持动态平衡。这让我想到《浮士德》中上帝与魔鬼的赌约——人性正是在善与恶的永恒角力中得以升华。现代社会强调"积极正能量",但或许我们更需要学习与自身阴影共处的智慧,如同大海需要暗流才能保持生命力。 这部电影最终指向的,或许是一个存在主义式的答案:当我们停止用非黑即白的框架切割自我,接纳内在的混沌与光亮并存时,才能真正掌握改写命运的笔。就像哪吒嘶吼着"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不仅是反抗宿命的宣言,更是对人性复杂性的庄严礼赞。

0 阅读:44
妍妍说趣

妍妍说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