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4岁失明老人珍藏了一枚日军大印被女儿拿去鉴定,谁知这一举动暴露了老人的真实身份,解放军军区更是出动6辆坦克迎接。 江苏省无锡市东亭镇南家村,有一位名叫钱建民的老人,今年已经94岁高龄。老人的生活十分清贫,即便双目失明已经71年,仍然要靠国家的补助金来维持基本的生活。 尽管家境贫寒,但老人的女儿钱小慧一直将父亲照顾得很好。有一天,钱小慧在帮父亲收拾房间时,在床底下发现了一个沉甸甸的包裹。出于好奇,她便把包裹拿了出来,交给了正在休息的父亲。 可让钱小慧没想到的是,老人只是摸了一下,就断定里面装的是一枚日军大印。听到父亲的话,钱小慧顿时惊讶不已。要知道,父亲双目失明已经71年,这枚日军大印究竟是从何而来?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钱小慧迫切地想知道大印的来历,然而父亲却总是闪烁其词,不愿多谈。但作为女儿,钱小慧隐约感觉到这枚大印也许与父亲年轻时的经历有关。于是,她决定把大印拿到有关部门去鉴定一下。 鉴定结果出来了,这枚大印果然来头不小!原来,它竟然是日军第18师团司令部的关防大印!而94岁的钱建民老人,当年也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曾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坦克兵,跟随中国远征军远赴缅甸,与侵略者浴血奋战。 那这枚大印又是如何落入钱建民手中的呢?随着调查的深入,当年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渐渐浮出水面。原来,钱建民老人当年驾驶坦克,突袭了日军第18师团的指挥部。那一战,他不仅生擒敌军将领,还缴获了象征日军最高权力的关防大印。 就这样,这枚尘封多年的日军大印,把钱建民老人隐藏了71年的身份彻底暴露在世人面前。原来,我们身边这位平凡的老人,竟然有着如此传奇而又鲜为人知的过去。一位曾经的抗日英雄,就这样活在我们身边。 钱建民老人的英雄身份曝光以后,很多人都想知道他当年在缅甸战场上的事迹。原来,钱建民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40年,年仅18岁的他怀着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考入了陆军机械化学校,成为了一名坦克兵。 在那枪林弹雨的岁月里,钱建民告别了家乡,登上了开往缅甸的军用卡车。在当时,驾驶坦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凭着顽强的意志,钱建民很快掌握了操控钢铁巨兽的技能。 1944年,钱建民所在的中国远征军奉命在缅北地区阻击日军,保卫中印公路。当时,日军在缅甸的主力部队是臭名昭著的第18师团,这支部队曾经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制造了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 在缅甸的丛林里,钱建民驾驶着坦克与日军浴血奋战。在一次战斗中,钱建民接到了突袭日军第18师团指挥部的命令。凭借着高超的驾驶技术和坦克的强大火力,钱建民带领他的战友们冲进了敌军指挥部。 激烈的战斗中,钱建民和战友们不仅生擒了日军师团长等高级将领,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那枚象征着敌人权力的关防大印。这次大捷,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极大地鼓舞了远征军将士们的士气。 然而,战争的残酷无情,往往难以预料。1945年,抗战已接近尾声,钱建民在执行一项运输任务时,意外遭遇了土匪的袭击。山林间响起的冷枪,夺去了钱建民光明的双眼。英雄负伤,就此告别了他驰骋沙场的岁月。 战争结束了,钱建民没有因为自己的功绩而享受荣华富贵,而是选择了平凡的生活。他回到了家乡,靠着微薄的抚恤金,与妻子相依为命,抚养儿女。虽然生活清贫,但这个曾经的战斗英雄脸上总洋溢着自豪和满足。 岁月就这样静静地流淌,转眼71年过去了。钱建民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失明而停滞不前,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的风范和对生活的热爱。虽然他很少提及自己的过去,但那枚战利品大印,却成为了他心底最珍贵的回忆。 儿女们都长大成人,孝顺的女儿钱小慧成了父亲生活中最重要的依靠。当她偶然发现了父亲的这枚大印,当她得知父亲曾经的经历,内心震撼之余,更多的是敬佩和自豪。英雄不问出处,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只是很少被人知晓罢了。 钱建民老人的事迹在网上传开以后,引起了军区领导的重视。他们派人联系到钱建民,了解到老人有一个一直未能实现的心愿,那就是想亲手摸一摸我们国家现在的新式坦克。对于一个坦克兵来说,坦克就是他们最亲密的战友。 得知这个消息,军区领导立刻做出决定,要为老人圆梦。很快,六辆崭新的坦克集结完毕,军区的领导亲自带队,浩浩荡荡出发了。钱建民老人听说坦克要来了,激动得一宿都没睡好觉。 2016年12月11日,这一天注定是钱建民老人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清晨,当他在女儿的搀扶下走出家门时,六辆巨大的坦克映入眼帘,整齐地列队欢迎他的到来。钱建民老人戴上了那顶记录着他峥嵘岁月的军帽,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2016年94岁失明老人珍藏了一枚日军大印被女儿拿去鉴定,谁知这一举动暴露了老人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2-06 00:33:10
0
阅读: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