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抗战时期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可谁又曾想到,在安徽蚌埠的一个小村庄里,竟然发生过如此离奇的越狱事件。一个被日军抓获的民兵队长,不但成功越狱,还带走了一名日军士兵。这位叫杨永贵的民兵队长,是如何在身陷囹圄之际化险为夷的?他又是用什么办法说服了一名日军士兵与他一同逃脱?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名日军士兵后来的结局又是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一、意外被捕
1945年4月的一个午后,长淮乡杨庵村的东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民兵队长杨永贵背着一个布袋,快步走进了自家的院子。他刚从城里的联络站回来,得到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最近几次进城搜集情报的行动已经暴露,日伪特务正在秘密布控,准备实施抓捕。
杨永贵连忙锁上房门,从床下的暗格里取出一叠文件和几本笔记本。这些都是近期搜集到的情报资料,记录着日军在五河县的兵力部署和防御工事的具体位置。他迅速在屋内生起一堆火,将这些可能暴露组织的文件一一烧毁。
天色渐暗,杨永贵收拾完所有痕迹已是半夜时分。按照联络站的安排,他必须立即转移到东南方向二十里外的新据点。此时的杨庵村一片寂静,只有远处传来几声零星的狗叫。杨永贵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土路,打算绕过东湖,避开可能设卡的大路。
然而,就在他行至东湖边的芦苇丛时,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月光下,前方的草丛中隐约有人影晃动。杨永贵误以为是接应的五北区队的同志,便开口喊了一声。话音未落,十几个荷枪实弹的日伪军突然从暗处冲出,将他团团围住。
原来,日军早已得到情报,在村外设下了埋伏。为首的日军军曹一记手刀将杨永贵击倒在地,其余士兵迅速将他捆绑起来。日伪军押着杨永贵返回村中,在他家中进行了地毯式搜查。所幸重要的文件已被销毁,搜查并未发现更多证据。
第二天拂晓,杨永贵被押送到五河县城内的一处日军据点。这是一座改建的民房,外墙上开着几个枪眼,院内布满了铁丝网。日军将杨永贵关进了靠近岗哨的一间小屋内,屋门上同样开有一个用于监视的枪眼。
日军认定杨永贵是地下党的重要成员,立即展开了审讯。几名日伪军轮番对他进行审问,要求他交代地下党组织的具体情况。面对审讯,杨永贵始终坚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农民,当晚出村是为了查看麦田。这个说法显然无法令日军信服,他们开始对杨永贵实施更为严厉的刑讯。
二、狱中智斗
连日的审讯让日军愈发烦躁。每天清晨,审讯官都会将杨永贵带到一间阴暗的房间。房间四周挂满了各式刑具,墙角堆放着带血的皮鞭。审讯官反复询问着同样的问题:地下党的联络点在哪里?其他成员都有谁?武器藏在什么地方?
面对这些盘问,杨永贵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说辞。他一遍遍地重复着自己只是个种地的农民,那天晚上出门是为了巡视麦田。几名日伪军对这个回答早已不耐烦,他们开始用更残酷的手段逼供。
有一次,日军用铁丝将杨永贵吊在房梁上,用竹条抽打他的背部。另一次,他们将杨永贵按进装满冷水的木桶,直到他几近窒息。即便如此,杨永贵仍然没有透露任何有关组织的信息。
审讯持续了整整一周。4月24日,送饭的一个伪军士兵悄悄告诉杨永贵,日军已经下达了处决命令。三天后的凌晨,他将被押往城外的刑场执行枪决。
在这种情况下,杨永贵开始仔细观察监牢的环境。这间牢房约有两丈见方,墙壁是用厚实的砖块砌成的。房顶很高,窗户开在离地面两米多的位置,而且装有铁栅栏。唯一可以和外界联系的,就是门上那个用于岗哨监视的枪眼。
每天晚上八点到次日凌晨四点,都会有一名日军士兵在门外值守。通过送饭人的只言片语,杨永贵得知这名夜班岗哨叫英山雄德,是从日本本土被征调来的士兵。
4月25日的深夜,杨永贵注意到英山雄德又开始了他的值班。与其他凶神恶煞的日军不同,这个年轻的士兵显得格外沉默。杨永贵决定试着和他搭话,他用生硬的日语说起了家乡的事情。
起初,英山雄德并不回应。但当杨永贵提到自己年迈的父母时,门外传来了一声轻微的叹息。渐渐地,英山雄德开始用夹杂着日语和汉语的话语回应。通过交谈,杨永贵了解到英山雄德来自日本西部的一个小城,他原本在东京上大学,却被强制征召入伍。
就这样,两个本该是敌人的人,开始了一场深夜的对话。杨永贵谈到了中国农村的生活,英山雄德则讲述着远在日本的家人。随着交谈的深入,杨永贵发现这位年轻的日本士兵对战争并无热情,相反,他对这场侵略战争抱有深深的疑虑。
第二天晚上,英山雄德主动通过枪眼向杨永贵递来了一个饭团。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杨永贵看到了一线生机。他开始向英山雄德讲述新四军对待战俘的政策,以及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三、化敌为友
4月26日深夜,监狱的走廊里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是英山雄德又来值班了。这一次,他主动通过枪眼向杨永贵递来了一本破旧的日语会话手册。这本手册是英山雄德来华时随身携带的,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笔记。
借着微弱的月光,杨永贵开始认真学习这些简单的日语对话。他用手册中的句子向英山雄德表达感谢,虽然发音生涩,但这种诚恳的学习态度让英山雄德受到触动。从这天开始,每到深夜,英山雄德都会教杨永贵一些基础的日语单词和短句。
通过这本手册的帮助,两人的交流逐渐变得顺畅。英山雄德告诉杨永贵,他的家乡在日本富山县的一个小渔村。父亲是个渔民,母亲在村里开了一间小杂货店。战前,他在东京帝国大学读书,主修文学。1943年,他被强制征召入伍,经过短暂的军事训练后就被派到中国。
英山雄德还讲述了自己的童年往事。他小时候常常帮助中国来的商人搬运货物,那些商人会给他糖果和小玩意。他说起自己曾经收到过一个精美的瓷娃娃,那是他最珍贵的童年记忆。这些往事让英山雄德对中国人始终保持着一份善意。
听到这些故事,杨永贵开始向英山雄德介绍新四军的政策。他告诉英山雄德,新四军不仅善待投诚的日军士兵,还会帮助他们与家人取得联系,甚至安排他们返回日本。杨永贵特意提到了在新四军区域内,已经有不少日本士兵选择了投诚,他们现在都过着安稳的生活。
随着交谈的深入,英山雄德开始向杨永贵倾诉自己的困惑。他说自己在来到中国后,亲眼目睹了太多暴行,这与军队宣传的"解放亚洲"完全不同。他还提到,最近收到了家里的来信,得知东京遭到美军轰炸,自己就读的大学也被炸毁了。
4月26日的深夜,英山雄德打破了往常的沉默。他透过枪眼递给杨永贵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日军据点的守备情况。这个举动表明,英山雄德已经开始动摇。杨永贵随即向他详细讲解了新四军对待战俘的具体政策,包括生活待遇、学习机会,以及将来返回日本的安排。
第二天晚上,英山雄德带来了更多消息。他告诉杨永贵,日军准备在两天后处决他。英山雄德说,他已经无法继续为这场战争服务,希望能和杨永贵一起逃离。就这样,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昔日的敌人达成了逃亡的共识。
四、奇妙逃亡
4月27日的夜晚,五河县城笼罩在一片沉寂之中。日军据点的大门外,值班的哨兵正在来回巡逻。英山雄德如往常一样接过了监狱区的夜班值守工作,但这一次,他的腰间别着一把钥匙。
午夜时分,据点内的日军大多已经入睡。英山雄德按照计划,先是打开了监狱的铁门。他将早已准备好的一套日军军服交给杨永贵,这是他从军需库里偷出来的。杨永贵迅速换上军服,还戴上了英山雄德给他准备的军帽。
两人轻手轻脚地穿过走廊,来到了后院。英山雄德事先观察过,后院的围墙外有一棵老槐树,树枝正好延伸到墙头。他们需要趁着换岗的空隙,翻越这堵三米多高的围墙。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名巡逻的日军士兵突然出现在院子里。英山雄德立即用日语大声呵斥,装作在训斥犯人。这名巡逻兵见是英山雄德,便匆匆离开了。这个惊险的时刻过后,两人抓住机会,借助老槐树的树干攀上了围墙。
跳下围墙后,他们沿着预先计划好的路线,快步走向城南。英山雄德特意选择了这条路线,因为他知道城南的守备最为薄弱。途中,他们还遇到了几名日军巡逻队,英山雄德每次都用标准的军礼和日语应对,成功避开了盘查。
凌晨时分,他们终于来到了城南的一处隐蔽水道。这是一条废弃的灌溉渠,杨永贵在被捕前就知道这里通往郊区。两人钻进水道,摸黑前行了近一个小时。期间,头顶不时传来巡逻队的脚步声和说话声,但没有人注意到这个早已荒废的水道。
天色渐亮时,他们终于爬出水道,来到了城外的农田里。此时的东方已现出鱼肚白,他们必须在天完全亮起来之前找到安全的藏身之处。杨永贵带着英山雄德穿过一片芦苇地,向东南方向行进。
在穿过一片麦田时,远处传来了狗叫声。这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杨永贵认出这里是五北区地下党的一个联络点所在地。他们在村外等待了一会儿,直到看见一个熟悉的暗号:晾衣绳上挂着三件蓝布衣服。
村里的联络员王大叔早已得到消息,正在等待他们的到来。王大叔将两人带到一间隐蔽的地窖里,这里准备了干净的农民衣服、食物和水。按照计划,他们要在这里躲藏三天,等待新四军的接应人员到来。
地窖里传来了敲击声,这是约定的接头暗号。王大叔打开地窖,一个身着农民装扮的年轻人走了下来。他是新四军派来的交通员,将带领杨永贵和英山雄德穿过封锁线,到达新四军根据地。
五、新的人生
1944年5月1日,在新四军交通员的带领下,杨永贵和英山雄德终于抵达了泗县根据地。这里距离五河县城有四十多里路程,是新四军华中部队的一个重要据点。到达的第一天,新四军就为英山雄德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并安排他在后勤部工作。
英山雄德很快适应了根据地的生活。他主动承担起了日军文件的翻译工作,并为部队培训日语人才。由于他曾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文学,他的翻译水平很高,为部队破译了大量重要情报。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份日军在淮北地区的部署计划,这份情报帮助新四军成功避开了几次日军的"扫荡"行动。
在根据地的日子里,英山雄德开始用中文名字"永山"。他不仅学习中文,还积极参与根据地的各项活动。每到农忙时节,他都和战士们一起下地劳动。他还经常给根据地的孩子们讲述日本民间故事,教他们唱日本儿童歌谣。渐渐地,根据地的居民都亲切地称他为"永山大哥"。
1944年夏天,新四军开始在根据地办起了日军战俘教育班。英山雄德被任命为教员,负责向其他投诚的日军士兵讲解国际形势和战争真相。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日本军国主义给两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日军战俘认识到了战争的本质,选择了留在根据地工作。
1945年初,英山雄德收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新四军掌握情报,在五河县城附近有一支日军小分队正在计划向根据地转移。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英山雄德在军校的同学。组织安排英山雄德写了一封信,讲述了自己在根据地的经历和感受。这封信最终促使这支小分队的20多名官兵集体投诚。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新四军开始着手安排日军战俘返回日本的事宜。但英山雄德提出要留在中国,继续为中国的重建工作贡献力量。组织批准了他的请求,并安排他在华中地区的一所学校任教,教授日语和文学课程。
1946年春天,英山雄德终于收到了家人的来信。原来他的父母一直以为他已经战死,直到收到他托人带回日本的信件才知道他还活着。信中,父母表示理解他留在中国的决定。这让英山雄德更加坚定了扎根中国的想法。
1947年,英山雄德在学校认识了一位中国女教师,两人很快建立了家庭。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取名"永和",寓意中日永远和平。此后,英山雄德一直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每当有人问起他当年的选择,他总是说,那是他这一生最正确的决定。
在新中国成立后,英山雄德获得了中国国籍。他的晚年都在讲台上度过,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日语人才。他和杨永贵也一直保持着联系,每年都会互相探望。两个曾经的狱友,就这样在历史的洪流中走出了各自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