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外合办大学的学费,都慢慢涨价了!有的偷偷摸摸的调整了几千块;有的上涨幅度很惊人! 其实,最早涨学费的是上海纽约大学,我没记错的话,2021年之前,它的学费前两年都是12万,后两年18万;2021年之后,上涨到大一大二20万,大三大四23万,稳坐“全国最贵中外合办”的宝座。 从去年开始,西浦从8.8万上涨到9.3万,每年涨了5000块;然后是昆杜,从17万,上涨到19万,涨幅10%; 比较“狠”的要数港中深了,去年11.5万,今年14万,明后年16.2万,马上要向本部港中文看齐了! 当然有几所没涨的,比如宁诺、温肯、UIC、深北莫、广以,都不超过10万;还有港科广、港城莞,这两所刚开始招生,估计一时半会儿不大会涨。 在意性价比,又想报中外合办的,重点关注刚才我说的这几所。 很多人不理解,在经济放缓、收入缩减的情况下,中外合办却涨学费,是为啥呢? 其实,从长远来看,中外合办降学费的可能性基本没有,正常情况下,一定年限内,维持现有学费标准,会是一种常态,学费大概率还会涨。 就拿港中深来说,首先,它是港中文在内地的分校区,但是,港府明确说过,不会像资助港八大财政拨款;其次,港中深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教育厅而不是省直属,刚建校的时候,深圳政府确实拨款挺多的,帮助修建重点实验室、引进海内外师资,等等。 但现在港中深建校10年了,再加上深圳建了不少新大学,政府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给到那么多的资源支持了。 你也知道,中外合办引进海外课程和师资、配置开销比较大,海外名校交流的成本高,还需要额外设置实践实习基地,等等,都是很烧钱的。 内地大学每年有几十甚至上百亿的经费支持,但像港中深这类中外合办,本质上属于自负盈亏型的;如果想高质量运营,唯一可靠的收入就只有学费了。学费越高,质量还越好!你品品,是不是这个理? 以下是2025年11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本科阶段的学费信息整理,我按照从低到高的排序,都帮大家整理好了,可以自己的家庭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普通类专业40,000元/学年,艺术类专业69,000元/学年。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50,000—100,000元/学年,不同专业差异较大。 温州肯恩大学约75,000元/学年(以最新审批为准);西交利物浦大学93,000元/学年;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学费95,000元/学年。 宁波诺丁汉大学100,000元/学年;香港城市大学(东莞)115,000元/学年;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北师港浸大)普通类专业10,000元/学年,音乐表演专业12,000元/学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140,000元/学年;昆山杜克大学190,000元/学年。 最贵的当属上海纽约大学,前两年200,000元/学年,后两年230,000元/学年。 综合以上11所中外合办大学的学费,可以看出它们普遍在4万—23万元/学年,多数集中在8万—20万元/学年,比较适合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
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外合办大学的学费,都慢慢涨价了!有的偷偷摸摸的调整了几千块;有
青予的日记
2025-02-06 17:08:21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