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爸入住ICU的第12天,这些日子以来,我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般,在希望与

彭鹏保红 2025-02-06 19:13:35

今天是我爸入住ICU的第12天,这些日子以来,我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般,在希望与绝望间来回摆荡。朋友们看法也不一,有的理解让老爸在ICU接受抢救,觉得为人子女,还是要尽力抢救;也有的朋友更为理性,觉得老爸年事已高,91岁的高龄,加上病情如此严重,继续治疗或许只是徒增老人的痛苦。 说起老爸进ICU的经过,真是猝不及防。老人突然摔跤昏迷,一旦迈进医院的大门,很多事情就不再由家属完全掌控。老爸是被120紧急送往医院的,我和弟弟先后赶到。到了医院,首先就是做CT。结果出来,看到脑子大面积出血,医生马上让我们一人去办理住院缴费手续,老爸的医保卡在我这里,我便匆匆跑去缴费,而弟弟则跟着去了病房。 整个过程中,医生都没有和我们商量是否要进ICU,至少没有和我商量。等我交完费联系弟弟,才知道父亲已经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就是我们常说的ICU。 一旦家人踏入ICU,诸多情况就变得更加难以抉择。我们都是医学外行,根本无法准确判断家人的病情究竟有多严重,也不清楚各种治疗方案会带来怎样的结果。这个时候,主治医生的讲解就成了我们选择后续治疗方案的关键依据。 等我办完手续赶到病房时,接诊医生正在向弟弟介绍情况。他说父亲是脑溢血,出血量比较大,随后给出了两套方案。 一套是抓紧时间动手术,也就是开颅手术。手术要去掉一大块头盖骨,差不多有鹅蛋大小,术后可以把这块骨头再扣回去,或者用其他材料替代。但这个手术风险极高,成功率只有50%,而且术后还会面临各种并发症。当时弟弟还在犹豫要不要做这个手术,我却毫不犹豫地否定了。毕竟父亲过完年就91岁了,年纪实在太大,让他承受如此创伤性的手术,真的难以想象要遭多少罪。 医生接着说,如果不做手术,那就选择保守治疗。其实保守治疗也在积极救治,该上呼吸机就上,无法进食就下胃管打营养液,该用的药也不会少。 在农村,高龄老人突然昏迷,很多时候是不会送进医院的。家人会把老人搬到堂屋,通知在外的子女和亲朋好友,陪伴照顾老人最后的时光,这在传统观念里叫“寿终正寝”。可在城市里,又有谁忍心让自己的老人在家里离世呢?这种情况不送医院又能怎么办呢?可一旦进了医院,真的是身不由己。 父亲住进ICU,是医生基于当时紧急情况做出的判断和选择,我们根本来不及冷静思考和选择,我更是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一进ICU,治疗方案全由医生决定,我们这些门外汉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我给自己划了条底线,坚决不能再动刀子,像气切这种手术,绝对不做。看着父亲浑身插满管子,我心里就纠结矛盾得难受。 大家有没有想过,明明都知道进了ICU人也不一定能救回来,而且ICU的费用高得惊人,可为什么它还一直存在呢?还不是因为家人们放不下,不忍心看着亲人离开,总想着再搏一搏。 要是,我只是说要是,父亲的CT结果出来后,医生能和我们商量进不进ICU,或许那时我还能保持理性,选择到全科进行类似临终关怀式的治疗(可惜我咨询过,这家医院没有临终关怀病房)。但现实没有如果,父亲进了ICU,在现代医学设备的维持下,安静地沉睡,如今再说拔管、放弃,我们情感上实在是难以割舍,除非经济压力大到无法承受。

0 阅读:49
彭鹏保红

彭鹏保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