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中国夫妇收养了3岁的日本弃婴,顶着辱骂,将其抚养长大,40年后弃婴回到日本,没想到他从此杳无音讯,然而当中国养母尿毒症卧倒在床时,不停的惦念日本女儿,可日本女儿却依旧没有回来。
1945年,正值日本投降,十分混乱的时候,火车站挤满了逃命的日本人,很多人挤不上火车,便将孩子随意扔在街头,会说中国话的就恳求中国农民收养自己的孩子,这个名叫青山百惠的小女孩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李淑贤收养了。
那是1945年的一个中午,李淑贤夫妇在街头发现了一个3岁的日本弃婴,这个孩子衣衣服破破烂烂,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这个孩子要是没人管的话,迟早会被饿死,夫妇俩心生怜悯,决定将她带回家,尽管周围的人都对他们指指点点,甚至辱骂他们“汉奸”。
这对夫妇顶着巨大的压力,将这个日本弃婴抚养长大。他们给她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徐桂兰,桂兰在他们的呵护下,渐渐长大,学会了中文,融入了中国的生活,夫妇俩把她当作亲生女儿一样疼爱,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们从未后悔过这个决定。
40年后,桂兰终于有机会回到日本,她带着对养父母的感激之情,踏上了回国的旅程,然而,这一去,便杳无音讯,养父母每天都在盼望着她的消息,但始终没有等到她的只言片语。
时间飞逝,李淑贤年事已高,不幸患上了尿毒症,卧倒在床,她的身体日渐衰弱,但心里却始终惦念着那个她曾经抚养长大的日本女儿,她常常在梦中呼唤桂兰的名字,希望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再见她一面。
然而,桂兰依旧没有回来,李淑贤的病情越来越重,她的心中充满了遗憾和不解,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换不回女儿的一丝关怀。
这个故事让人唏嘘不已,李淑贤夫妇的善良和无私,换来的却是无尽的等待和失望,或许,桂兰在日本有了新的生活,新的家庭,但她是否还记得,曾经有一对中国夫妇,顶着辱骂,将她抚养长大?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爱是无私的,有些付出是不求回报的,但当我们接受了别人的爱,是否也应该懂得感恩和回报,或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是无国界的,但感恩和回报,却需要跨越心灵的界限。
用户10xxx13
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水深火热的极大痛苦,也给日本人的下一代带来了无尽的苦果,这个女的不敢回来了,中国的反日的舆论,让她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