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3次进面,一次140+被逆袭!他的上岸经验和别人不大一样...
🌟我的心态
公务员考试是一场全新的角逐,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要放弃以往的好高骛远和妄自菲薄,静下心来,学习,积累,摈弃浮躁和功利,努力扎根,终会实现梦想。
4年备考没有什么人的支持陪伴,但也不能阻挡我考公的决心。遭人白眼,受人嘲讽,体会人间冷暖,感叹命运坎坷。我一直告诉自己,不用理会他人,坚持努力,总会取得成功。
希望有人支持的你能放松心态,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给天意;没有人支持的你要咬牙坚持,证明给那些看不起你的人,你能行!
🌟多参加实战
公务员要多参加实战,只有这样才能锻炼你的考场心理素质,才能发现问题,让你提高。
就我而言,最开始我眼光只限于重庆主城区,很多国考、其他省市区的都没参加,错过了很多实战机会。
去年开始,重庆周边考行测的我都报名去实战锻炼。川考、事业单位、贵阳、国考....去年德阳和贵州都差1分进面有点可惜,不过也给了我信心,说明我实力快到了上岸水准。
今年川考62+70失利后,来不及忧伤,又报了贵阳经开区三不限事业单位,79.5分排第一,给了我很大信心,在面试中占得心理优势,也考出自己历年最好的81.3分的面试成绩。
参加实战考试多了你就会发现,考试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一场由命运决定的考试,它就只是一场行测+申论的考试。这场考完了,下个月还有下一场。实战考试常态化,心理压力就会小很多,自己的实力就能更好地发挥。
另外也不要被报名人数吓到。我参加国考、省考时基本报名的都是三不限岗位,进面分137左右。去年因为国考申论无作文,涨到145。其实人多人少和你竞争的就是那几个实力强一点的,你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发挥自己实力,就够了。
🌟行测经验
01不用着急练数量
平时练习的时候如果行测拿不到75%的分数,先不用做数量,把时间留给三大模块更好。保证资料分析正确率85%,言语正确率80%,判断正确率85%,以国考地市满分130分为例,这样的正确个数就能达到17+32+34=83个,再加常识10个、数量3个,一共96个,也就接近75%了。(说实话,我不同意这个点[doge])
02有些模块需要多刷和总结
图推、类比、填空、资料、常识,这些都是要多刷的,至少应该把粉笔题库刷完。而且前三个刷题很快。
定义、片段,这些更注重总结,总结成自己的方法。比如片段阅读尾句是总结词,且前面是句号,就直接看尾句就是中心句了。
03一次模考高分不代表什么
要参加模考,但不“迷信”模考。模考的目的在于检验。不能因为考了80+就盲目放松,考了60就自暴自弃,这就违背初衷了。
我也考过几次80+,最高86。然后骄傲、飘了,后面实力很快就下降。模考80+的大有人在,但实战80+的屈指可数。而我的一个同学,他平时模考分数都在65-75,今年省考行测考了77。所以模考考得好别骄傲,考得差也别乱了节奏。
模考要多参加,并且只要做好了总结,发现了考试中暴露的问题,这个模考就是有意义的。
🌟申论经验
01概括题,是基础更是重点
如果你申论基础不好,就要多练习概括题。概括题难度不大,做起来也不费力。练习时不是一字一句慢慢读,找出所有小点;而是要多练习寻找点的意识和技巧,要达到读过后就能判断哪些是明显的点,哪些是可能的次级要点。
分享一个小技巧:找动词和动作引导的名词。(对策类)在写答案时所有的形容词,副词等都去掉,只写动词和引导的名词,形成5字左右的动宾短语。
另外要利用关联词判断答题点的个数或者提示。如:等,这,总之表总结概括,看后面。同时,另外……表并列,前后要么都写要么都不写,与言语的关联词相通。
类似的,问意义:找优化词+名词,提高了产量,扩大了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
问原因:名词+问题词,村民意识不强,生产布局不合理,产业链不完善……
通过做题,都能对各种类型的概括题进行感知和归纳(甚至是无意识的)。
建议全职备考的同学一天做1—2道概括题,慢慢找到感觉,对比答案,积累那些你完全没意识到的点。
另外,概括题也要注意抓大放小,不要纠结于某个小点写不完,考场上更是如此,得到80%分数就够了,不用要求100%。
02公文题
①要先了解各类常用公文的基本写作框架。
个人觉得大致分为几类:
正式汇报、告知类—全格式(标题-称谓-落款:比如汇报、倡议、情况说明、申请。
交流类(无落款):讲话稿。
其他:短评(只有标题),题目特殊说明的。
②了解基本格式后就要自己总结下常用公文的一般开头和结尾,这样可以让你在考场上节省开头结尾的思考时间,集中精力在内容主体上。
⭐对于常用的几个类型公文,要在题库里面收集一个范文,打印或者抄写下来,每2-3天看一遍熟悉框架。
③主体内容要点写作
一般来说,经验介绍、倡议书等重点在对策,原因之类的只是简单写到几个点,对策则需要分层次写。申请、 汇报之类的则是需要原因、影响、对策等都兼顾,属于要素之间的分层写。
在写这些主体内容时就和概括题的方法类似了,找到各个要素的点,进行罗列和归纳。一般情况下,比如对策类的,很多都是材料一段或者1-2段是一个层次,在写的时候,归纳词往往都是在文段中的,从中提取出来即可。
主体内容形成2-3段即完成了写作,重点还是在于每段中的小踩分点,还是多注意各个要素的标志词。
03大作文
①准备一两个结尾句式,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在考试时节省最后的时间。当然套不上就别硬套,要相信自己的功底。
我一般套不上就是开头想一句或者材料中找一句好点的句子,然后把分论点变个方式表达一下,最后在展望一下就结束了,也很简短,供大家参考。
②分论点重点看作文题目段落和小题,先保证分论点不偏题,这个在平时模考时候要重点把握,可以总结反思。
③准备几个近3年自己熟悉和喜欢的人物事例,不用很多但是要记牢。比如我记的张桂梅、李忠凯、光刻机难题,当时看到新闻的时候就很感触,印象深刻,这些先进人物事例往往能在多个话题引用。
④书写不用刻意追求字体好看,保证平心静气的正常写,能让考官正常辨认,少连笔、少涂改,做到整洁就好。所以也不用因为书写的原因影响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写作思路。
我很喜欢《士兵突击》里的一句话: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做到!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你的努力终会在某个时刻成为你的法宝,让你乘风破浪,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