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以对世卫组织疫情应对不满、高层缺美国领导力为由宣布退出;阿根廷紧随其后,指责世卫组织在疫情期间指导不当、干预主权。两国相继退出,全球卫生合作面临挑战,未来格局又该如何发展? 在这个充斥着"大国博弈"与"单边主义"的时代,美国与阿根廷相继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掷两颗深水炸弹,瞬间掀起轩然大波。 这场风波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公共卫生领域的裂痕,更是国际秩序重构的深层焦虑——当"领导力"与"主权"成为对抗的筹码,"团结抗疫"的诺言正被撕裂成碎片。 回溯历史,美国对世卫组织的不满由来已久。特朗普政府将疫情失控的责任归咎于世卫组织,称其"未能及时预警"并受中国操控,实则是为转移国内抗疫失败的舆论压力。 这种"甩锅外交"的逻辑,在美国宣布终止会费缴纳后达到高潮:若谭德塞不辞职,美国将继续拒付会费。 然而,讽刺的是,美国作为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截至2020年确诊超487万例,死亡近16万),却将责任推给一个本该协调全球抗疫的机构,实质是用政治操弄替代科学共识。 阿根廷的退出看似独立,实则与美国同频共振。米莱政府声称世卫"干涉主权"并"指导不当",但更深层动因在于意识形态分歧:现政府与前政府在公共卫生政策上的对立,以及对多边体系的不信任。 有趣的是,阿根廷2024-2025年仅向世卫捐款830万美元,却指责其"未通过新冠考验"。这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逻辑,暴露了某些国家或地区利用国际组织作为政治工具的本质。 有网友主张"解散世卫,由中国主导新建组织",表面上是对世卫改革的期待,实则掺杂着对多边主义的失望与地缘竞争的焦虑。 然而,世卫作为唯一全球性卫生协调机构,其历史贡献不容抹杀——从埃博拉到新冠,世卫始终是科学与政治斡旋的桥梁。要解决当前问题,不是推倒重来,而是通过改革增强透明度、约束大国滥权。 美阿的退出,预示着国际卫生合作可能进入"阵营化"时代: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或转向区域性合作(如中国主导的"健康丝绸之路"); 另一方面,欧美内部对世卫依赖度的分化将加剧。但历史经验表明,传染病无国界,单边主义终将反噬自身——正如美国国会批评者所言:"退出世卫不会保护美国人民,只会让他们更孤立"。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 2025-02-06 ·《不满世卫应对新冠疫情,阿根廷跟随美国宣布“退群”》)
美国以对世卫组织疫情应对不满、高层缺美国领导力为由宣布退出;阿根廷紧随其后,指责
小娅说知识
2025-02-07 15:55:45
0
阅读:60
静心尽力
马斯克公布新冠病毒是美国人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