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早晨,龙开富少将正处于沈阳军区,突然从梦中惊醒,轻声对家人说道:“我不行了,你们准备给我办后事吧。”这一时刻,标志着这位曾为革命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兵的最后时光即将到来。 回溯至1929年2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红四军到达瑞金与宁都交界处。在国民党军队持续追击的压力下,红四军指挥部决定采取伏击战术,意图回击敌人。龙开富作为毛泽东的忠诚部下,奋勇参与了此次战斗,并与毛泽东一起冲锋在前,确保其安全。最终,红四军的胜利不仅击退了敌军,也为随后的战略行动奠定了基础,成功攻占长汀城。 经过这次战役,龙开富得到毛泽东的推荐,担任了红四军警卫团班长,并在之后的几年中逐步发展,成为游击战指挥的能手。特别是在长征途中,龙开富负责保护毛泽东的文献资料,再次展现了他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1940年,龙开富接到调令,前往军委生产指挥部担任主任。面对前任因压力辞职,龙开富迎难而上,不仅有效解决了部门内部矛盾,还提高了生产效率,赢得了毛泽东和其他领导的高度评价。然而,长时间的劳累使得他的健康出现问题,最终被诊断出肺结核。毛泽东亲自关心并督促医治,经过艰难治疗,龙开富的病情有所控制。 抗日战争结束后,龙开富被调往东北,参与重建工作。在那里,他虽然心怀对毛泽东的思念,却依然坚守岗位,致力于国家的恢复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龙开富回到北京,再次见到了毛泽东,两人深情对话,展现了久违的情谊。然而,由于工作繁忙,龙开富与毛泽东的接触渐渐减少,尽管如此,他始终通过阅读和新闻保持对毛泽东近况的关注。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的去世传遍全国,龙开富感到极度悲痛,深深的失落感几乎让他无法承受。随后的日子里,他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不久后住进了医院。尽管身患重病,他依旧念念不忘毛泽东,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1977年2月3日,龙开富在沈阳的医院辞世。临终时,他希望能安葬在离毛泽东较近的地方。叶剑英元帅深受感动,批准了这一请求。龙开富的骨灰最终被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紧邻毛泽东的纪念堂,体现了他一生的忠诚与奉献。 龙开富的故事不仅是一个革命军人的传奇,也是一个忠诚与牺牲的象征,他与毛泽东之间深厚的情谊,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一段感人篇章。
刘伯承:是光杆司令;-贺龙:是原始股东;-朱德:带500警察;-贺龙和朱德,谁是
【7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