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个人养老金投资指南:摆脱熊市思维积极布局,指数基金Y份额费率低有优势|

望博格 2025-02-08 14:40:11

2025个人养老金投资指南:摆脱熊市思维积极布局,指数基金Y份额费率低有优势 |《钛牛了,股市!》

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实施已满两周年,如今迎来新的发展里程碑。2024年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养老金产品也迎来扩容,包括普通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ETF联接基金在内的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正式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个人养老金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铺开,有何积极影响?产品目录扩容对业务和指数基金发展有何推动作用?当前个人养老金投资的难点和痛点都有哪些?2025年普通投资者应如何投资个人养老金产品,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本期《钛牛了,股市!》,钛媒体国际智库总监何俊妮,特邀济安金信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闫化海、招商基金渠道财富管理部首席财富顾问邓和权、微博财经大V

望京博格:我今年是买的指数基金,我觉得未来我还会继续买指数基金。因为养老FOF基金的费率太贵了,虽然FOF基金的管理费是便宜的,但是你买的主动基金的管理费很贵。国内FOF问题就是双重费率,而且业绩不突出;业绩不突出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收费的原因,毕竟是超额收益无法覆盖费率。

望京博格:首先个人养老金这个制度很好,但是所有的事情发展需要时间。我觉得中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这三年已经发展很快了。其实美国的401K (401k计划也称401K条款,401k计划始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种由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建立起来的完全基金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是 70 年代才有的,到 2000 年,过了差不多 20 多年,参与率也不到50%。后来到 2006 年美国搞了一个默认方案,就是不用大家自己去申报参加,直接默认参加,参与率才提高到了 50% 以上,整个过程可能用了 30 多年的时间,我们才用了三年的时间,我觉得我们这个过程还是挺顺利挺快的。中国的政策是免税,你交个人养老金的时候真的是把税免了,然后退休的时候提 3% 的税。这比美国要强很多,美国的个人养老金是你交的时候是免税,提的时候是递延税收。比如说你交的时候是 20% 税率,提取的时候也是 20% 税率,你提的多税也很高。所以我觉得中国的个人养老金政策就非常好了。另一方面,普通人的金融知识是匮乏的,不知道买这个产品有什么好处。所以我就是以自己作为一个投资者的实际操作来展示给大家看,我过去三年买的都是 2040、2050 或者 2045 这种权益比较大的这些FOF基金,然后这三年是赚钱的。因为我买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市场低点,12,000元额度 一次就买进去了。但是过去三年很多人买个人养老金基金是的人亏钱的,因为这些销售机构都是在年底推,过去三年正好年底都是高点,所以就是亏钱的。我今年是买的指数基金,我觉得未来我还会继续买指数基金。因为养老FOF基金的费率太贵了,虽然FOF基金的管理费是便宜的,但是你买的主动基金的管理费很贵。国内FOF问题就是双重费率,而且业绩不突出;业绩不突出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收费的原因,毕竟是超额收益无法覆盖费率。关于12,000的额度问题,如果额度提高,就很容易造成贫富差距,越有钱的人越买,然后越减个税,然后穷人本来不交税,参与不到机会。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复杂的。但至少目前来看,现在这个模式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折中方案了。比如纳入指数Y份额,我买的是红利和科创,就是一边是进攻,一边是红利防守。现在它的费率差不多千分之一点五,每年加上托管费千分之二,这我觉得已经非常好了。另外,投资者教育这件事很难,我也是金融机构出来的,但是我给别人讲很多道理都没用。最后发现就是作为投资者晒实盘,大家看到你买基金赚钱了才信。所以如果你让大家买个人养老金基金,他不赚钱,那肯定不会再投。我觉得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现在的这个模式已经是在各方博弈情况下的一个最优解了。

望京博格:我先回答你刚才那个问题,收益率 4% 的保险,这个问题很多人来问我,这个保险的收益率是4%,然后你买了 100 万,你认为每年的收益是100 万的4%,对不对?但实际上是这个保险价值的4%,那保险价值就不是 100 万,可能是七八十万,这是大的问题。但为什么银行推荐保险?首先就是保险提成高,第二就是保险要到很多年之后才看到结果,它的风险是滞后的。而养老金最大的风险是什么?不是亏钱的风险,是有可能跑不赢通胀,这个是最大的风险,那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关于养老金买什么合适,这个结论已经验证过很多年,就是买目标日期产品,2040、2050。但不是中国这种目标日期,是美国那种目标日期,就是人家的管理费可能是万5、万3,中国的目标日期管理费有的一年1%,这个太高了。所以我现在买指数基金,就是因为它费率低。如果未来国内的目标日期产品的费率和指数基金一样,我就买目标日期产品。

望京博格:首先,对 FOF 的打击是因为它费率太贵了,并不是对这个产品的打击。现在 FOF的一个产品,综合费率差不多下来要1.5% ,指数基金是1.5‰ 。费率的影响很大,因为一个产品能不能跑赢市场非常不确定,但是每年多一个点的费率,还是一个复利,每年就差很多点。就给大家讲个段子,最近监管不是要求这个基金经理跟规模不挂钩了吗?对吧?然后由他的主动基金也要求降费率,就绝对点太贵了,降到 6‰ 。国内FOF问题就是双重费率,而且业绩不突出;业绩不突出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收费的原因,毕竟是超额收益无法覆盖费率。纳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Y份额,期初都是FOF,而且给了费率优惠-FOF管理费打五折,问题是FOF费率五折了,但是FOF买的基金管理费一分钱也没有打折, 例如之前底层主动基金是1.2%的管理费,FOF是0.8%的管理费,合计费率是2.0%(这个还没有考虑到申购赎回费啥的),现在就给FOF管理费打五折,变为底层主动基金是1.2%,FOF是0.4%的管理费合计是1.6%,看起来依旧挺高。若底层买的指数基金,FOF的0.4%管理费比指数基金的0.15%费率还要高。指数Y份额纳入个人养老账户,按Y份额管理费打五折的逻辑,指数基金0.15%的管理费再打五折的话就是0.075%了,按这个费率无论长期持有中证A500指数、红利指数都是不错的选择。大家可以等到半年报,看指数Y份额的规模,我觉得指数Y分额的规模增速会比 FOF增速大很多,我身边很多大户或者很多人这次买个人养老金基金要比之前还要积极一些,都买的是指数的Y份额。FOF在国内的发展一直萎靡不振,FOF在海外的发展也是一直萎靡不振,直到多资产指数的产品的推出,海外FOF专家们厚脸皮的把多资产指数纳入“FOF”范畴之后,才显得FOF规模很大。如何界定什么FOF呢?名词意义上是投资基金的基金,而且要多收一层管理费。但是海外的很多资产指数,有些通过构建指数的方式把股票与债券资产都放在一个指数基金里面,有些是通过投资股票指数基金与债券指数基金实现的,关键人家也没有再收一层管理费,所以FOF不一定非要再收一层管理费。指数基金Y份额的推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没有增加任何的劳动成本,也没增加人员成本,就增加了一个Y份额。现在国内想做一些超额收益很难了,但是如何通过降费率提高收益,还是比较容易的,我觉得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我可能就会通过指数Y份额去构建一个自己的资产组合。

望京博格:我个人是觉得,就12,000的额度,也不值得花太多精力,今年有了新的额度,正好1月 3 号大跌,就买了。养老FOF,还是要选择低点买入,像2040、2050这些都是长期锁定的,所以不用考虑高点止盈的问题。指数Y份额是买卖自由的,当然可以波段操作。关于未来市场,我还是比较偏乐观的,但是我乐观不代表盲目追高,我不会在贵的时候买,我会选择认为自己觉得便宜的时候去买。  

0 阅读:0
望博格

望博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