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或撞击地球,威力相当于5000颗广岛原子弹,联合国首次启动 来源:利刃号 人类文明其实极其脆弱,若不能尽快走向深空,离开地球的襁褓,可能总有一天会步入恐龙的后尘。据《环球时报》2月8日的报道,全球对一颗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而产生了忧虑,这颗小行星最早于去年12月27日被发现,当时一座位于智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警报站,观测到一颗直径在40到100米的小行星,有可能以 1%的几率撞击地球,随即将其命名为2024 YR4,后来欧洲航天局重新计算后,将其撞击概率修正到1.6%。 应该说,1.6%的撞击率的确不高,但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根据各方测算,这颗小行星或在7年后撞击地球,其空爆威力约为8兆吨,相当于5000颗广岛原子弹,一旦成功撞击地球,将造成巨大的地质和人道灾难。另一方面,2024 YR4原本处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因受到其他天体引力的“干扰”,轨道发生改变,从而可能撞击地球。换言之,受到“蝴蝶效应”的影响,地球遭撞击的概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面对这颗小行星的威胁,联合国首次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该协议启动之后,联合国将有权协调全球天文台,如智利甚大望远镜、美国马格达莱纳岭天文台等,对2024 YR4进行持续追踪,及时更新数据,以便更精确地掌握其运行轨迹和动态。 与此同时,联合国下属的“空间任务规划咨询小组”将定期召开会议,对2024 YR4小行星的撞击风险进行动态评估,比如说,2025年4月至5月将重新评估2024 YR4 的撞击概率及应对方案。最后,若根据各方观测,2024 YR4撞击地球的概率持续维持高位,甚至持续上升,联合国将协调各主要大国采取合适的防御技术,尽可能地确保地球免于撞击,包括但不限于改变小行星轨道,或对其予以摧毁。 那么现在人类有哪些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技术? 动能撞击技术。通过发射高速飞行器,使其与小行星发生碰撞,继而通过碰撞改变小行星的飞行轨道,最终使其偏离撞击地球的轨道。 引力拖车技术。向小行星发射一艘“具有较大质量”的航天器,并将其部署到小行星附近,利用两者之间的引力,持续对小行星施加“微小引力”,逐渐改变小行星的轨道。 激光烧蚀技术。利用地面或太空高能激光束,对目标小行星进行持续照射,促使小行星表面物质烧蚀、蒸发,从而改变其质量,通过质量变化和蒸发形成的反作用力,改变其轨道。 离子束偏转技术。向小行星发射强大离子束,使其与小行星表面物质形成反作用力,从而改变小行星轨道。 太阳帆技术。也即在小行星上安装太阳帆,通过太阳光的光压,对小行星持续施加作用力,逐步改变其轨道。 核弹爆破技术。向小行星附近或表面发射核弹,利用核爆的巨大能量推动小行星改变轨道。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方法中,只有动能撞击技术被实际验证过。2022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撞击了一颗名为“迪莫弗斯”的小行星,成功改变其原本的轨道,从而验证了这一技术。其他方法或缺乏实际验证,或处于理论阶段,比如说,离子束偏转、太阳帆技术就明显不大现实。因此,假如2024 YR4真的可能撞击地球,地球最有可能采取的手段,大概也就是“动能撞击技术”。 届时谁来操盘这一行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2024 YR4不足以造成人类灭亡,但却可以重创撞击区域,若由美国人领衔操盘,万一通过撞击,将其落地点设定在中国大陆上空,找谁说理去?这算是借天外来客来杀人吧。所以咱们不能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来主导,必须具备自己的小行星防御手段。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行星或撞击地球,威力相当于5000颗广岛原子弹,联合国首次启动 来源:利刃号
烁耀中原地
2025-02-08 20:29:42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