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认为平台与顶流之间是共生关系。
因此,抖音无限期封禁张兰和汪小菲不一定见得是件好事。
张兰和汪小菲的帐号被无限期封禁。
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当然是拍手叫好。
大S是否有黑历史需要另说,但是张兰和汪小菲一直以来通过依赖、消费大S的热度达到博人眼球的行为是大众有目共睹的。
忽略身为公众人物的原因而进一步占用公共资源,炒作、蹭热度,我觉得,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容忍。
但如果再深究抖音封禁的行为,似乎又有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意思。
抖音副总裁的回应原话:「其他几个利用此事件进行炒作,推荐不实视频,获取商业利益的相关账号。内部也进行了多次讨论,鉴于这几个账号历史上屡次违规被处罚而没有改正,因此最终决定予以封禁。」
言外之意也就是说,张兰以及汪小菲的帐号事先就存在违规行为,但是抖音一直没有处罚。
为什么之前违规没处罚?
我思前想后,脑海里蹦出一个词:流量至上。
抖音是规定制定者,又是商业利益既得者。
当顶流账号的流量价值与舆论风险失衡时,平台就会选择通过「规则解释」自由调整治理力度,即生杀大权全在平台手中。
我觉得这不是正义,反而是一场权力游戏的表演。
平台通过高调处罚顶流账号,塑造「正义执行者」形象,本质上就是在掩盖长期默许流量至上的商业模式。
当流量经济的灰产与公众的道德诉求发生冲突的时候,平台的选择永远会指向风险最小化,而不是规则绝对化。
——这不公平。
那为什么抖音这一次下定决心要处罚张兰和汪小菲?
说白了,就是因为舆论风向。
大S事件的道德风险已远超抖音可承受的舆论代价——利用逝者炒作突破了公众情感底线,甚至引发主流媒体批评。
抖音「不得已」才以「壮士断腕」切割风险。
再说得好听些,就是「保护性禁言」。
那这是不是也就说明一件事——选择性严打。
你看,在同类违规行为中,像是张兰、汪小菲这些平台的顶流账号就是享有更长的「处罚缓冲期」,但中小账号呢?只会被直接封禁。
所以,这件事就是抖音在舆论高压下的一场「道德表演」罢了。
我看不到丝毫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