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表属于医疗器械可以医保付款 我觉得有些人吧是真逗。
一个血压表在药店里可以用医保个人账户购买。某些人直接传成了华为手表,在华为的店里就可以用医保购买。都变成了什么汽车啊,什么乱七八糟的牙膏啊,都能在店里随便用医保刷。
你说他们蠢吧,他们也知道怎么回事儿,你说他们不蠢吧,把一个很小的事情闹得这么大图啥?
华为血压表它不是自封的,是有正儿八经的国家医疗器械资质认证的,就是国家认可的医疗器械。
消费者用自己的个人医保账户的钱去买国家认可的医疗器械,而且是在专门可以售卖的药店里,这有什么问题我就不明白了,有什么问题呢?
所谓的华为钻空子这些人我就觉得那不是蠢,那就是坏。
华为可穿戴设备一年卖多少台,药店里能卖几台?
大家打开京东去看看华为watch d在京东卖了多少台?
这样的爆品,华为需要去钻这个空子去卖那么几台吗?
华为的可穿戴设备一年卖多少台?再看看药店能卖几台。
你要说华为把所有的穿戴设备都给他各种名目弄进去说可以买,那有问题。
你要说华为自己的门店去钻门路可以刷医保的卡的钱,那有问题。
你要说华为盯上了统筹的账户,让用户可以用统筹账户的东西去买华为的设备,哪有问题。
合法合规的东西有什么问题?
有些人吧,一方面觉得自己要自由,这不也不能管那不能管。
另一面牵涉到别人的事就是这不行那不行。
说难听点不就是自己的行动范围内要绝对的自由,别人的行动范围内要绝对的不自由嘛。
双标就是双标嘛,找那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搞得自己多正义似的。
什么叫公器私用?
我说句不好听的,这帮人才叫真正的公器私用,舆论也好,别的也罢,一切都为自己服务,那才是完美世界。
人是社会的人,你不是皇帝,不是所有人都要围着你来转,懂吗?
———————
为什么血压表可以进医保,又或者说为什么国家要去推血压表这种产品?
健康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从专业的角度,正儿八经的医院那确实是足够专业的地方。
但医院作为公共资源,它是有限的,无论是点上的服务还是连续的监测,它都是有限的,它只能针对正儿八经的疾病,它不可能去针对每一个人做长期的健康管理,没有这么多资源。
又或者说如果你处于非疾病住院状态下,这个没法做,住院的情况下做连续的健康监测,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
这个成本不仅仅是住院费,仪器费,检测费,对于公众资源的占用,还有对于个人精力时间的影响。
但实际上很多的慢性病就是他越是早期发现早治疗效果越佳,你越拖到后面不仅成本剧增,而且效果会变差。
可穿戴设备最大的好处就是它平时是一块正常的表,你可以24小时随身带它可以得到最为连续和完整的数据。
在单点的数据测试下,它的精度可能和医疗器械或者说它就是和专业的医疗器械的精度是有差别的。
但连续监测数据,我们通过这种连续监测数据去分析它的周期性变化。这个东西它是不可替代的。
就比如说血压计这个事,正儿八经的高血压疾病用户,他要他必须定期去监测他可能会用,但是对于正常的血压偏高的人他会一直去测嘛,大家自己想一想会吗?不会的。
那么他们的健康有风险吗?有呀。
技术的发展本质上是为了解决那些过去不好解决或者解决的成本太高的东西准备的。
表这个东西2000多块钱,看起来好像还挺贵的,很多人说什么一个血压计也就几百块,你搞个2000多的表,这算怎么回事?
但你从更长的维度或者说从健康的维度和高血压这样的疾病所延伸出来的各种潜在风险的治疗费用相比,它会是非常便宜廉价的。
华为的watch d2我用过带过一段时间,它相较于血压计这些东西肯定是非常便携舒适的,但是相较于正常的穿戴腕表,它还是有一定的负担感的。
用户如果没有血压监测需求,他会买这样的产品吗?他不会的。
买这块产品的人,他就是有健康监测诉求,有连续的血压评估需求的人。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有一定的医疗治疗或者说监测目的。
我们评价一个东西,它是不是医疗器械?当然一方面是国家的资质认证。
这个认证并不是某些人以为的,我搞个噱头搞个由头我就拿来卖的,这绝对是错的。
一个东西如果消费者认为它没有用,你国家给再多的认证或者说哪怕企业手眼通天能把这东西在任何产品里面都给你做进去。
用户会选择吗?用户会买吗?用户会用吗?真以为用户都是傻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