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项目被砍,被迫失业,因为公司只愿意给我半个月补偿,我不答应,于是跟公司撕破脸,本来是铁了心仲裁,结果实际发工资的时候,又给我补了一个月,省去了仲裁时间,另外追缴了公积金,整个补偿拿了2万左右。
裁员来得突然,让我一度感到焦虑。失业一周后,我便开始积极寻找新工作,并在年前拿到了3个offer,但最终都选择了拒绝。
第1️⃣家:base深圳,双休离家近,2个地铁站距离,基础薪资14K ,带团队,转正后综合薪资大概在20K左右。
拒绝原因:项目转型期,我定岗的团队更多承接赋能的任务,帮助项目本土化团队快速提升。跟我自身职业规划不符合,且成长空间不大。
第2️⃣家:base深圳,品牌方,想要0-1出海。薪资16k(30%绩效),大小周。
拒绝原因:定岗不符合我期待,绩效部分占比太大,大小周也不大能接受另外海外官旗店有代理在做,暂时只能以普通店铺切入,品牌优势无法体现。
第3️⃣家,base 宁波,底薪15k,无绩效新上任女领导,沟通很直接高效
拒绝原因:只接受年前入职,跨城时间太紧,另外保健品类目,兴趣不大。
📝总结与思考:
1. 深圳出海项目机会多,但合适的岗位难找,虽然找工作不难,但要找到与职业规划、薪资期望和工作条件都匹配的岗位并不容易。
2. 薪资瓶颈,被裁前薪资18K,这在同岗位中已接近上限。想要突破,可能需要向更高职位(如经理岗)发展,但这类岗位通常要求多平台运营经验,而我的过往经验较为单一,存在一定劣势。因此,我需要寻找那些既有主平台运营,又涉及新兴平台的公司,或者考虑降薪入职,评估公司资源和自身成长空间。
3. 职业规划与自我提升,未来我需要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尤其是在多平台运营和管理方面提升技能,以应对更高职位的挑战。同时,保持对行业趋势的敏感度,寻找那些能提供长期成长机会的公司。
生活手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