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那些家有“学渣”的家长心态都特别的平和,生活中的幸福感也特别的高。 表弟家儿子今年读高二,过年来我家拜年,表弟讲不想让孩子去读书了,感觉在浪费钱,还不如跟着他学修车。 县里有四所高中,表弟家儿子读的是最差的一所,属于乡镇高中。 上个期末考试,总分才考了两百多分,神奇的是居然排在了班级的前10名,年级前50名,不知道湖南省的考试有没有赋分办法,如果有赋分的话,这个分数几乎属于瞎蒙都能考出来的分数吧? 据表弟儿子说,全年级也有600多人,他居然能进前50名,也说明这所高中真的是一所混日子,养身体的学校。 表弟讲,一开始是不想让孩子去上高中的,后来考上了,加上学校还说毕业班有百分之八十的“上大率”。 没有搞清楚状况,以为“上大率”就是跟别人一样能考上什么一本二本之类的大学。 后来才知道,所谓的“上大率”,就是艺考,单招,大专之类的上大学途径,只要高考总分考个一两百分,就有些乱七八糟的所谓大学来发录取通知书那种。 去年全校一个正经的一本生都没有,艺考跟体育生各有一个上了一本。 表弟搞清楚了状况后,自己都笑了。 觉得让孩子去读这样的高中简直就是扯淡,没有任何意义,还不不如跟着自己学修车,辛苦是辛苦了些,但是一个月也能赚一两万。 而且这样的钱赚的心里踏实,学到手艺了,走到哪里都有饭吃。 因为知道自己家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对孩子从小就没有多大的期望值,表弟从来都不管孩子做不做作业的事情。 我们聊天,他家孩子在旁边玩手机打游戏,表弟不管。 表弟讲,作业能不能完成,那是小孩自己的事情,大人为什么要去管? 我们总是说,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作业,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其实大家有没有想明白一件事情。 那都是因为那时候的父母,对孩子读书的前途没有多大的期望值,知道能站上金字塔尖的只属于有天赋的少数人。 天赋是天生的,努力也未必能跟的上。 所以那时候的父母都早早定位好了孩子的未来,跟着自己打工,种地,早点结婚生孩子。 而现在呢? 在中间这个段位的家长越来越多,都想往上挤,更怕掉下去,每天都在担心这担心那的,能不焦虑能不卷吗? 其实,想想我表弟,就靠修车的手艺一年也能小赚一二十万,这样的生活难道不好吗?像表弟家的孩子,两百多分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还真不如早点跟他学修车好。 当然,现在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有条件在学校里面多长几年身体,即使读书考不出什么好成绩,能学会怎么做人,分清楚善恶也是挺好的。
助学金被父母拿去做人情了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