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结婚就是好汉》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610.6万对,数量再度下降”,这消息真不意外。人口基数(尤其是育龄人口)不变的情况下,结婚数量的下降,绝对和人们的认知有关。普罗大众的认知肯定是越来越自我了、奉献精神越来越少。
不想结婚的,无非是看不见婚姻的好处了,他旁观别人尤其他父母的婚姻后,已然对婚姻彻底心凉;而还肯结婚的,要么结婚于他而言仍是利大于弊的,要么是他脑子没与时代同步更新,要么是他滤镜了他的结婚对象。
麻烦在于:人们不想结婚的同时,也不想生孩子了。括弧,并不是每个人都自强自立自信,多数人并不认为靠自己一个人,就能顺利带大并教育好孩子;人们在放弃婚姻的同时,大概率也不去想生孩子这茬了,括弧完。
因此所以然so:随着结婚人数不断下探,人口问题将越来越严峻。某顺作为婚姻家庭两性婚恋关系研究者,当然愿为现在还肯结婚的人点赞;只是如何劝说人们主动结婚和积极生娃?我犯愁。毕竟说假话更有难度。
分析人们当下为何如此排斥婚姻,除“不结婚也能生自己的娃”的共同认知作祟,还有进入婚姻后的经济压力、身心束缚、及被迫向配偶“贡献”自己的劳动所得和时间精力等,也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棍们忌惮。
再从两性角度分别审视婚姻:受教育女性的收入及社会地位,并不低于和她们同工同酬的男性,所以她们难以接受自己婚后成为无薪的保姆兼家教;而被传统思想潜移默化的男性虽不好明说,却始终坚持打造贤妻良母。
结果就是,女性群体对男性群体的普遍不满、男性群体对女性群体的普遍轻视。你恨我,我不尿你;你不尿我,我更不待见你……男女两性间的敌对情绪蔓延,ta由一个人的表现怀疑一群人的素质,ta还会选择婚姻吗?!
好多年前某顺就说过,这时代“女人越来越不像女人、男人越来越不像男人”。当男女两性都开始排斥老祖宗给设计规划的各自责任,他们还想继续索要同样是老祖宗设计规划的权利,成全他们梦想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婚姻必得好处大大,人们才想结婚,若弊大于利,谁还愿意仅为传统就赴汤蹈火。特别是对承担生育主要责任的现代女性来说,既然生崽、育崽、陪崽长大,都是女人自己的事,她买种借种就好,又何必多伺候一人呢。
而且,若生存成本及养家压力继续放大,男性也不会结婚了。尽管谁都明白,男性在婚姻里更享受和滋润。毕竟养活自己只需打一份工,养好老婆孩儿则须三头六臂。试问谁是生来就想只辛苦自己、也要幸福身边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