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直播间辩论成了“时尚”,可每一场的“辩论”场面,都让人忍俊不禁。比如,个人

马延明说说 2025-02-10 10:08:33

这几天直播间辩论成了“时尚”,可每一场的“辩论”场面,都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个人主观臆断“结果”,然后站在道德高地,用宏大的语言,证明自己的正确。如果这个时候问一句“你有证据吗?”,陷入循环论证无法自拔的“反骗捐人士”,立马就非常激烈,企图用攻击性言论堵住逻辑漏洞。

辩论的常识需要“主张—理由—证据”的完整结构。证据是填补逻辑链中的空白,确保推理严密性的必备要素。一句“你有证据吗?”就能瓦解这些人的论点,与其说这是辩论,还不如说这是和妄想症患者在逗闷子,玩流量。

在辩论中,证据质量能够决定辩论的成败。可靠的证据能直接击溃对手逻辑,而虚假或无关证据会导致论点崩塌。而证据的真实性、相关性和充分性,是辩论的焦点,这也是辩论方法的常识。

比如说,小春王、粗脖子和肉夹馍,他们自称是江秋莲在日本诉讼期间一些事件的亲历者,可让他们拿出能够证明的证据,他们马上陷入“诉诸情感”“人身攻击”“滑坡谬误”等逻辑陷阱,无法自拔。

令人遗憾的是,声势浩大的“反江秋莲”,已经进入第九个年头,城头大王旗时不时就换了,可这些大王们除了从二手家具市场淘了一破门板、拿着娃娃的喇叭循环播放“白龙马、蹄朝西”,深扒江秋莲一盘青菜、一口老痰,还有啥?

0 阅读:0
马延明说说

马延明说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