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36棵青松吗?2月9日,湖北武汉,黄旭华院士吊唁现场,一束花落款“36棵青松”,令人泪目: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 “黄总师,一路走好!”吊唁现场,一束花落款“36棵青松”,令人泪目:他们,用无悔的青春换来祖国的强大、祖国的安宁和我们的幸福! 据说,他们每次出任务都要写下遗书,因为“这次可能回不来了”!直到今天,才知道他们的存在,正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一位网友说:黄旭华院士和这些艇员们,为了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尊严,将个人生死和名利置之度外。他们的奉献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忽然想起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 现实中,常常为一点蝇头小利你抢我夺,看过他们的付出,顿感惭愧。因为有他们为祖国繁荣昌盛的中国梦保驾护航,我们的小目标、小梦想才得以保全和实现。 一群可敬可爱的人,向你们致敬! 知道“36棵青松”吗? 1969年7月,中国海军从4个常规潜艇支队和1个护卫舰支队精选了36名官兵,组成了中国第一支核潜艇接艇队,被誉为“36棵青松”。他们隐姓埋名,一起经历核潜艇试航试验的生死考验。
黄旭华院士逝世,他最牵挂的是小女儿黄峻。黄峻未继承父业,选择武汉广电外语频道工作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