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中应用广泛的木柄手榴弹,为什么被淘汰了? 木柄手榴弹有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无效重量太大,木柄不提供爆炸能量,也没有破片,之前在我国大量装备,就是因为引线简单,生产门槛低,就连小厂也能量产。 但是这种引线是没有安全措施的,拽掉导火线就不可逆了,而且圆柱弹体爆炸破片是不均匀的,至少没有卵形手榴弹的同心爆炸均匀。 破片的大小不一,能帮忙飞散的距离就会因为破片的大小而不同,杀伤半径也就不能准化,说白了就是进攻性手榴弹投出去后,战士还能继续冲锋,那么杀伤半径就要在他们的距离外。 而且木柄其实是不容易被携带的,战士将其带到身上的时候,是会做战术动作的,比如在地上翻滚,那木柄就会硌得慌,因为体积和重量原因,携带的数量肯定会变少。 既然要生产,肯定要综合考虑,卵形不仅方便携带,装药也多,即便投的没那么远,但其他武器的发展,也弥补了这个缺憾。
在二战中应用广泛的木柄手榴弹,为什么被淘汰了? 木柄手榴弹有个非常大的问题,
壹九九五
2025-02-10 17:01:11
0
阅读:149
鞭长莫急
还有就是浪费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