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同学家长两年前把孩子送去澳洲,因六七年前办的投资移民!最近过年回来一起见面聊了一下! 说国外的生存难度,好像也没我想象中的大。只要能克服语言关,好像并不会比国内更卷。 她说国内太卷了,孩子太累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就这么一个儿,有条件当然还是想托举她一下的。 出去这两年,她语言不通,住的地方不是市中心,去购物必须开车半小时才能买到东西,她本人离不开中国的遍地美食、离不开超级便利的生活环境,也不想离父母太远。 润的话,我自己是不会润的,最重要的,离开了“简中”环境,很难搞到同样数额的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超重要。它才是主要矛盾,是一切问题的“牛鼻子”。 她觉得只有两类人适合润: 第一、身处中底层,去到哪儿都是中底层,但有点蓝领技术傍身的;或是有成器子女要托举的,有特殊子女需要照顾的(我朋友举家来到兰卡斯特,是因为家里的孩子有自闭症,在英国能得到更友善的对待)。 第二、超级有钱的。有钱去哪儿都可以过得很滋润。 如果去到海外,你的处境是坐吃山空,没办法源源不断“开源”,那我觉得走这条路太凶险了。 我一个朋友准备带着孩子去澳洲,拿的只是陪读签,想工作的话只能打黑工,她家底又不算丰厚,让我不由得有点为她担心。 走海外升学路线,现在可能并不是弯道超车的路径了。它更多是一笔消费,而不是一笔投资。 发达国家有的东西,我觉得中国会慢慢赶上来的。
初二回娘家,我爸给孙子1万压岁钱,给我儿子100,而且我爸还来一句“你儿子跟我们
【3评论】【1点赞】
阿里山
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是全世界天才最多的国家。不要听某些人扯“聪明人都出国了”,稍微有点教育经验的都知道,最近这些年出国的,都是本土读书不行、考试不行、竞赛不行,不敢接受中国高考检验、智力上卷不过的孩子,他们高中就出国了……这些放在国内连三流学生都算不上!有什么资格和高考、竞赛中脱颖而出的“卷王”们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