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投降,为何待遇不同? 在讲究下对上要忠的年代,背主之人往往是不招人待见的,尽管主子也不见得就是个不背主的人。话说下邳沦陷、吕布被捉以后,白门楼下,大耳贼下了剂猛药导致曹操下狠心处死这个三姓家奴。下楼之时正遇上押上来的张辽,吕布怕死的表现遭到了张辽的轻蔑和怒斥,昔日的领导瞬间变成了匹夫。 张辽上来后,不仅不降还大骂曹操,面对曹操盛怒之下拔出的宝剑,张辽索性挺直了脖子。在刘备、关羽的劝阻下,曹操立马玩儿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儿,亲自给张辽解去绳索不说,还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了张辽身上。张辽投降后,曹操当即拜他为中郎将、赐关内侯。可活捉了吕布、献出了城池的宋宪、魏续得了什么官?封了什么侯呢?书中没有看到。 颜良,袁绍手下的第一猛将,与曹操对阵时,颇感骇然的曹操却对名不见经传的宋宪说:“我听说你是吕布手下的猛将,你去战颜良如何?”此刻,宋宪不得不硬着头皮去了,不到三合便死于颜良刀下。魏续是个明白人,知道自己也该前去送死了。就这样,曹操借颜良之刀、除去了这两个曾经给他立了大功的家伙。还有,白门楼上,如果刘备不用吕布两次背主的话来提醒曹操,曹操或许就还真把吕布这位当时的第一猛将留下了。 由此可见,背信弃义之人往往都会在人们心里留下鄙视的阴影,尽管是在那个没落的东汉末年、尽管是在曹操这个奸雄的眼中。 然而后来,不知为什么,多次背主弃信之人却被称作英雄、成为识时务的俊杰了……
都是投降,为何待遇不同? 在讲究下对上要忠的年代,背主之人往往是不招人待见的,
禾浩把盏常
2025-02-11 08:50:0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