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出问题,到底应该由谁买单? 事情起因:山西大同某地,为了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市里统一规定全市24时开灯。某街道一商户没有执行此命令,遭工作执行者强行开锁亮灯,并换新锁,导致该商户无法营业。 事情发酵:事情一经曝光,立马轰动网络世界,指向事发地的矛头一拨接一拨,排山倒海,连绵不绝。“提灯定损”事件之后,又出一“破门亮灯”事件,就这样,咱们又多了两个新造成语。 如何应对:为了平息事端,该市对事件进行了相关处理。第一,就公职人员破门开灯行为,对商户进行了口头道歉。第二,已经安排纪检部门介入此事。第三,涉事公职人员被约谈,面临撤职开除。 目前,从该事件的走势可知,执行落实领导的决策,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如果领导决策出了问题,执行落实者首当其冲要承担问题责任。处罚力度越重,越彰显领导对工作的重视,越能消解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 然而,我们是否于这类事件中想到另外一个层面的事情,那就是领导决策失误,执行落实者当然逃不了责任,但是,领导有没有责任?如果领导也有责任,那么,到底是领导的责任大还是具体执行者的责任大?具体执行者被严厉处理了,领导该不该严厉处理呢?…… 打一个不贴切的比方,但足以说明责任的孰轻孰重。一群小偷,其首领负责出谋划策和指挥偷盗,这群小偷被抓后,到底是首领罪责大还是手下小偷罪责大? 所以,问题之后的买单,不能只是具体执行者的专利。
不愧是你大爷,洗车洗的干干净净的!
【1点赞】
用户93xxx22
决策从另一个角度讲是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这是提拔考核之一也是政绩考核的重要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