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上将韩复榘被枪决后,他的妻子带着孩子颠沛流离,国民党战败后她带着孩子选择留在了大陆,而后她写信向国家申请要回自家的房子,得到的答复让她感动不已。 韩复榘作为蒋介石的得力干将,帮助蒋介石巩固地位,即便如此蒋介石也始终不敢对韩复榘放松警惕。 当初韩复榘是冯玉祥的部下,韩复榘能力出众,深得冯玉祥和蒋介石的赏识,那时候蒋介石就已经看到了韩复榘的能力想要据为己用。 蒋介石便用计谋将韩复榘招入自己的麾下,但对于蒋介石来说他只欣赏韩复渠的“才”,而他这么轻易就从冯玉祥那里跳槽到自己这里也让蒋介石对他的“品”不看好。 现实也正如蒋介石所想的那样,当年日军侵略山东省的时候,韩复渠正任山东省主席。 蒋介石深知山东对抵御日本人的重要性,也是阻挡日军进入中国腹地的最后一道屏障,所以给韩复渠下了坚决抵抗的命令。 可本应该带领战士们与日军顽强抵抗的韩复渠,在看到了日军的来势汹汹后却临阵脱逃,导致日军不战而胜轻取山东。 为此,这件事让蒋介石极为恼火,本身蒋介石对韩复渠这个人就有一些看法。 如今他又当了逃兵,这让蒋介石已经下定决心要将韩复榘处死。1938年1月11日,韩复榘被逮捕。 事实证据确凿,经过审理,判处韩复榘死刑。 当韩复榘死后,最可怜的就是他的家人,韩复榘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突然被处死,家里就像一盘散沙。 他的妻子高艺珍当时也是过惯了富家太太的日子,可突然她的整个家都毁了,没办法的她只能站出来,一个人带着五个孩子,勉强生活。 高艺珍出身名门大家,她带着五个孩子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当时的她不仅要承受失去丈夫的痛苦,还要承受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生活的艰辛。 尤其是之前的那些街坊邻居们因为碍于韩复渠的大名,平日里对他们家恭恭敬敬,对高艺珍一口一个“韩夫人、韩夫人”的叫着。 可如今时过境迁,为了养活五个孩子,高艺珍不得不给人做工、做活,她以前的生活都是等着别人来伺候,可如今,她要穿着粗布麻衣,吃着残羹剩饭。 高艺珍带着几个孩子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几年的时间。 直到当时蒋介石战败后,退居台湾省,他的很多部下也都随着蒋介石一起拖家带口地去了台湾。 但那时候高艺珍却选择留在了大陆,因为她也看清了蒋介石的为人,同时蒋介石还是她的杀夫仇人,她怎么还能跟着仇人一起走? 于是她决定留在大陆,哪怕再苦再累她也认了。 高艺珍一方面要出去做活养家糊口,一方面还要照顾因惊吓过度而精神失常的大儿子韩嗣燮,再加上家中孩子众多。 她一个人赚钱,全家人花,而且还要给大儿子买药,让她身心俱疲,分身乏术,她每当夜里的时候,才会一个人偷偷跑去外面大哭一场。 白天她不敢当着孩子的面哭,可当晚上,夜深人静,看着这几个孩子都沉沉睡去,她才能将内心的委屈彻底释放。 本来这些孩子都能享受好的教育、好的待遇,可偏偏因为韩复榘的死,让他们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由于韩复榘的临阵逃脱,韩复榘成了千古罪人,以至于他们全家人都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尽管当时韩复榘已经被执行了死刑,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可他的家人还是要一直背负着韩复榘所留下的这些骂名。 因此,高艺珍以及孩子们不得不要承受旁人的冷嘲热讽、冷眼旁观和无情的对待,但高艺珍也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在保护孩子。 高艺珍在教育子女方面很有自己的想法,她出身名门望族,有着大智慧和高眼界,因此她把子女个个教育得都很好。 几个孩子也都经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后来,新中国成立,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但在我党的带领下渐渐步入正轨。 当时高艺珍一直在想一件事,那就是当年自家在北平的房子是否还能要回来。 这栋房子位于北平的韩家东绒线胡同47号,是当年张学良松给韩复渠的。 抗日战争的时候房子被日本人所霸占,后来日本人走了之后高艺珍也曾向国民党索要过,但却被告知房子被充了公。 这让高艺珍一家几口这么多年来都没能有一个安身之所。 现在共产党来了,高艺珍又害怕自己是国民党将领家属的身份受到牵连。 但看着自己的几个孩子跟着自己风餐露宿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高艺珍心痛不已。 所以便壮着胆子向中央写了一封信,她想要要回当年自己所住的房子,而中央在知道此事后,二话没说,立马归还了他们的之前的房产。 高艺珍本以为会遭到拒绝,她也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没想到竟然这么简单顺利就可以搬回到自己原来的家里,她心中顿时感激涕零,同时也明白了我党并不是像国民党宣传的那样,而是真正为国家、为人民的幸福着想。 参考信息:百度百科——高艺珍 韩复渠“管家夫人”高艺珍善始终——日本新华侨报网
国民党上将韩复榘被枪决后,他的妻子带着孩子颠沛流离,国民党战败后她带着孩子选择留
在东方寻史
2025-02-11 11:19:00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