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武堂里最帅的飞行员终于看到他的正面了!陈维龄(1919年9月7日—2001年3

看图说史 2025-02-12 08:52:56

讲武堂里最帅的飞行员终于看到他的正面了!

陈维龄(1919年9月7日—2001年3月25日),广东番禺人,生长于南京。历经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目睹的南京轰炸的青年陈维龄激发了航空报国、投笔从戎的意向。

1938年2月,他瞒着家人到四川报考飞行学校。那时,从全国知识青年中筛选出的267名学员在严格的飞行训练淘汰后,包括陈维龄在内只有108人顺利毕业,毕业率仅40%。

1940年12月毕业后,陈维龄加入当时空军11驱逐大队任飞行员至1943年8月,先后在四川、湖北等地驻防执行任务,驾驶多种机型战斗机与日空战,参加了著名的长沙会战和鄂西会战,1942年曾在航委会任中尉参谋两个月。1944年底他在昆明报考中国航空公司,因有良好的飞行经验技术和英语沟通能力,一入中航就直接担任飞行技术要求高的C-46的副驾驶,开始飞驼峰航线运输战略物资。1944年末至1945年春5个月内,在驼峰航线上飞了约一百个起落,按驼峰航线单程平均3个多小时算,即驼峰飞行300多小时。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空中运输线,为打击日寇做出重要贡献。

抗战胜利后,陈维龄离开中航,到香港陈纳德的民航空运队工作。1950年2月,他经香港党组织安排回到广州,加入新中国民航,1955年升任正机长,还先后任飞行教员、英语教员。

1963年,陈维龄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校(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任飞行教员、理论教员等职。1980年,在中飞院从事教学工作17年的陈维龄提出希望能回原籍退休,随后调到广州,1981在民航广州管理局退休。

0 阅读:46
看图说史

看图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