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白肉——用最大的刀片出最薄的肉。李庄是座有着丰富历史沉淀的古镇,这里不仅充满

是飘飘细语呀 2025-02-12 23:04:11

李庄白肉——用最大的刀片出最薄的肉。李庄是座有着丰富历史沉淀的古镇,这里不仅充满了文化气息、历史故事,在“美食”上也独具魅力。李庄最有名气的特色就是白酒、白肉和白糕,如你到了李庄,点盘白肉下酒,再吃两块白糕,那肯定是很惬意的,故当地就流传一句俗语“不食三白,枉来李庄。” 我以为三白中,翘楚当推白肉。李庄白肉食材选用猪后腿肉煮熟,最大的特点体现在手工片肉的刀功上,片出的白肉每片可达20公分长,厚度仅0.1—0.2公分,片片白肉可透光见影,堪称一绝,其次便是佐料上的五味协调,恰到好处。大有“添一分则浓,减一分则淡”之感。 民间流传李庄白肉因周武王起兵伐纣,起义各路人马将身首断开的妖狐苏妲己割片蘸上蒜泥分而食之演变而来。因其肉出薄而长且用筷子裹而食之,故民间戏称“裹脚肉”。 抗日战争期间,李庄“留芳”饭馆的白肉最受内迁文化机构学者、师生的青睐。 据传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陶孟和博士(“五、四运动”时北京大学教务长,解放以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就曾被“流芳”饭馆裹脚肉的色、香、味、形方面的特点所吸引,赞美之辞不绝于口。陶所长常到“留芬”品尝佳肴,一来二往中,与“留芬”的温老板成了无话不谈的老熟人。当陶所长听到温老板讲述的“李庄蒜泥裹脚肉”传说后,遗憾到如此美味佳肴却叫什么裹脚肉这样一个上不了台面的菜名,不免摇头感叹到:欠雅,欠雅。温老板是何等聪明人物,顺水推舟便向这位国内外有名的大文化人讨教,如何将裹脚肉这样一个欠雅的菜名赋予一个既能体现菜肴特点,又能达到雅俗共赏,妇孺明了的名字?陶所长沉吟片刻后缓缓道出,干脆就叫“李庄刀功蒜泥白肉” 如何?温老板一听,禁不住击掌叫绝,好一个李庄刀功蒜泥白肉,好一个李庄刀功蒜泥白肉,妙,妙极,妙极了! 从此以后,“李庄白肉”就一直叫了开去,成了川南一带的知名品牌。 在李庄古镇的饭馆里,几乎家家都有白肉这道主菜,家家片肉的工作台都放在店外,随时向游客展示着其精湛的片肉刀功。据我观察,真正挂有非遗传承的店铺就三、五家,饭店同业竞争还是挺厉害的,在每家都掌握着片肉的核心技术后,比拼的就是名气、商誉、招牌这些软实力,为此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打着金牌刀客、银牌刀客的,有打非遗传承人的,有打上过央视节目获奖的,有打招牌最老最靓的,还有打着某某知名演员到他家吃过白肉的合影照…… 为了不虚李庄之行,我选了古镇最老招牌的那家点了半份白肉,一份10片,半份5片,实话实说,白肉味道太一般,冷天凉肉有点伤人,只吃了一片,其余四片只吃了瘦肉,价格是半份25元,一份50元,感觉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 如果你去了李庄,人多还是适合点一份白肉尝尝的,如果像我一样一个人,那我的建议是欣赏非遗片肉刀功,吃肉就免了吧。

0 阅读:4
是飘飘细语呀

是飘飘细语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