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讨厌正月里走亲戚,你拎两样破东西来我家了,我忙碌半天做一桌子菜给你,陪着假笑聊着家常。
你前脚刚出门,我妈就冲进厨房开窗透气:"可算走了,这烟熏得我头疼",我瘫在沙发上揉着笑僵的脸,心想这年过得比上班还累。 走亲戚的魔幻现实主义在厨房里最明显。你拎来的八宝粥还在去年中秋的保质期里打转,我家的水果礼盒早就被转手过三回,两箱牛奶在七个亲戚家巡回展览后,终于在初七那天被小区流浪猫咬破了箱子。
我们像地下党接头般完成着礼品交接仪式,脸上堆着"礼轻情意重"的虔诚,心里算着这箱坚果够不够抵去年收的腊肉。 客厅里的对话更是年度大戏。二姑问完工资问对象,三舅爷聊罢股票聊二胎,七大姑八大姨围成审判席,把年轻人的生活拆解得比外卖订单还细致。
我们左手给熊孩子塞红包,右手往老人兜里揣保健品,嘴上说着"常来玩啊",心里默念"明年千万别再来"。 年轻人早就看透了这场大型过家家。我们能在王者峡谷里组队厮杀,能在剧本杀里飙戏三小时,却要在正月里扮演"乖巧晚辈"。
手机相册里存着十张不同亲戚家的天花板照片——那都是我们躲厕所刷朋友圈的证据。 老一辈总说年味淡了,其实淡的是那些塑料情谊。
从前走亲戚是真想念,现在走亲戚像完成KPI。
与其互相折磨,不如约着打场麻将,组队吃鸡,哪怕视频拜年呢?
真情实意抵得过十箱特仑苏,轻松自在赛得过满汉全席。 要不咱们立个新规矩?明年谁也别带礼,进门直接开黑,聊得来的多坐会,处不惯的喝杯茶就走。
过年嘛,图的不就是个真心换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