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信息,说给到寿的锂电池“打一针”,就能恢复如初。呃…各位别高兴的太早。坦

催催小管家 2025-02-13 21:28:48

看到一个信息,说给到寿的锂电池“打一针”,就能恢复如初。

呃…各位别高兴的太早。

坦率讲,这是一个目前几乎不可能商业化的技术。

首先,这是针对即将到寿的“旧电池”,而不是“新电池”的技术。那么就要先了解“旧电池”是啥情况。

目前无论方壳还是刀片,无论是带模组还是直接芯片封装到车体的CTB\CTP\CTC。各位拆开看过么?

老式的电芯-模组-电池包的封装形式还好拆一些,你试过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包么?几乎就是一次性拆解,里面都用大量的胶黏得死死的,拆开几乎等同于报废。

那么请问,你举着一个装满了“返老还童”神奇药水的“回春针”,但面对一个电池包里“坚不可摧”的电芯壳体,请问你这针头打算往哪儿扎?

哦对了,针刺实验没忘吧?你举个针头扎电池…勇士请留下姓名~

就算你针头扎进去了,没起火没爆炸,那么一个出厂前都要抽真空后再注液的电芯,请问你那“神奇药水”能注射进去多少?那针头的推力恐怕靠一个小护士是不行的,要不请骨科的小伙子们来帮忙?

到目前为止,无论任何形式的电池,包括软包、圆柱、方壳、刀片。也不论电池性质,包括磷酸铁锂、三元里、锰酸锂等。没有任何一个给后期“注射液体”留有接口或空间。

相当于你往一个已经装的满满当当的矿泉水瓶子里,还要再注射进一管液体,而且还不能破环包装,并且注射之后还要保证密封的严密和压力…

醒醒,地球科技还没进步到那份儿上。

那有聪明的朋友肯定会扛了:这是新技术!新出的电池怎么就不能预先留注射的接口?!

也行,我捏着鼻子先跟您取得一个共同点:无烟煤发射火箭是最好的。

然后我提醒您,这技术不是针对即将到寿命的保费电池么?按照目前的行业经验,最脆弱的动力电池,差不多也要5-8年时间才到需要“延寿”的水平。

那请问,生产经营这个“回春针”的公司,所有员工从2025年开始成立,然后人手一个针头眼巴巴的坐吃山空5年,才有可能迎来第一个客户…

资本家是有钱,但不是傻。

所以,这个电池“回春针”就算能达到宣传口径的效果,但技术和实用性仍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想商业化?目前看几乎没戏。

0 阅读:31
催催小管家

催催小管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