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人,坚决不会为美国做事!”中国芯片奇才黄芊芊,北大博士,拥有70多项专

广瓦下州 2025-02-14 14:11:38

“我是中国人,坚决不会为美国做事!”中国芯片奇才黄芊芊,北大博士,拥有70多项专利,斩获全球仅3人的世界级大奖,当美国科技巨头想挖走她时,她严词拒绝。

“黄小姐,这是我们公司为您准备的合同,年薪千万美元,外加在硅谷的豪华别墅,以及最先进的实验室和科研团队。”

面对美国科技巨头开出的诱人条件,年轻的中国女科学家黄芊芊,只是淡淡一笑,语气坚定地说道:“谢谢你们的好意,但我是一名中国人,我坚决不会为美国做事!”

这句话,掷地有声,展现了一位中国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1989年,黄芊芊出生在江西上饶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家境并不富裕。但黄芊芊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学习天赋,她热爱读书,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2006年,17岁的黄芊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在选择专业时,她毅然选择了当时并不热门,且充满挑战的微电子系,立志要为中国的芯片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要知道,当时的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发展还十分落后,受制于西方国家的打压和封锁。很多学生对中国芯片的未来并不看好,纷纷选择转行或者出国发展。

但黄芊芊却坚信,中国并不缺乏科研能力,只是起步较晚。她相信,只要努力,中国人一样可以在芯片领域取得突破。

为了弥补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差距,黄芊芊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了计算机室里,废寝忘食地学习。

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黄芊芊不仅弥补了差距,还成为了北大微电子系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毕业后,黄芊芊收到了许多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邀请,但她都一一拒绝了。她选择留在北大继续深造,攻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的博士学位。

2015年,黄芊芊获得了北京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同年,她还荣获了北京大学“学术十杰”的称号。

2017年,年仅28岁的黄芊芊成为了北京大学微纳电子系的博士生导师,开始为祖国培养更多的芯片人才。

2019年,黄芊芊凭借其在超低功耗微纳电子器件基础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以及所拥有的几十项专利,获得了IEEE电子器件学会青年成就奖。这项大奖,全球仅有三人获得,而黄芊芊是亚洲唯一的获奖者。

荣誉加身,并没有让黄芊芊骄傲自满。她依然潜心科研,不断探索芯片领域的未知世界。

然而,就在黄芊芊的科研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美国却对中国的科技企业展开了无情的打压。华为、中兴等中国高科技企业,都受到了美国的制裁和封锁。

为了进一步限制中国芯片的发展,美国科技巨头将目光投向了黄芊芊。他们向黄芊芊抛出了橄榄枝,许诺了高薪、豪宅、以及最先进的科研条件。

面对如此诱人的条件,黄芊芊却毫不动摇。她严词拒绝了美国科技巨头的邀请,并坚定地表示:“我是中国人,我坚决不会为美国做事!”

黄芊芊的爱国情怀,令人敬佩。

拒绝美国科技巨头的邀请后,黄芊芊并没有停止自己的科研工作。她与中芯国际合作,率领团队研制出了世界上首个基于现行标准CMOS工艺平台的互补隧穿器件集成技术。

这项技术的突破,打破了国际的摆幅纪录,使中国在超低功耗器件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

2020年,黄芊芊荣获“科学探索奖”,获得了腾讯基金会资助的300万科研奖金。

面对美国的科技封锁,黄芊芊并没有退缩。她主动联系华为,表示愿意将自己所拥有的芯片研究专利和成果授权给华为使用。

在黄芊芊等一大批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下,中国在芯片领域不断取得突破,逐渐摆脱了对西方国家的依赖。

如今,黄芊芊依然奋斗在科研一线,为“中国芯”的崛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她不仅自己刻苦钻研,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为中国芯片事业的未来,培养着更多的人才。

黄芊芊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正是有了像黄芊芊这样,心怀祖国,勇于担当的科学家,中国的科技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0 阅读:96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7

用户10xxx87

33
2025-02-15 08:06

这样的人最牛,是国家的栋梁,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人民的标兵。

勇哥

勇哥

32
2025-02-15 13:40

这样才是货真价实院士!

刘书屹

刘书屹

22
2025-02-15 17:51

德才兼备!民族脊梁!

猜你喜欢

广瓦下州

广瓦下州

一起侃侃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