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企鹅吃喝指南
种草了那么多农科院的好吃好喝,每年我们都要无限回购的,只有这款山西农科院的花青甜玉米。因为真的好吃,至今无法找到替代。开袋就有非常迷人的香气,近似玉米奶油,带着轻快的黑葡萄般的果香;神奇的是它不仅有丝丝糯感,同时也有水灵的甜,啃起来好满足!
自从我们发现这枚玉米之后,它可几乎是红出了圈。不少淘宝商家都拿普通的黑玉米来冒充,但无论香气还是滋味,都无法相提并论。
要知道,花青甜是农科院研究了14年才诞生的珍贵品种,不仅刷新了玉米中的花青素记录,还拥有非常罕见的3:2甜糯比。
重点来了:这个种源至今没有对外出售,全国只有山西农科院才有种植。
为了不让大家买到冒牌花青甜,我们今年直接对接山西农科院,谈到了独家最低价,还是特供货源,筛选标准非常严格👇
从采摘,到加工,再到最后的装盒,一共筛选3遍,依次筛掉过老过嫩的、开花破损的和涨袋的,只留成熟度适中,品相也上佳的选手。
最终的损耗率,高达30%。
讲真,这个数字确实不容易。今年山西惨遭大风天气,玉米田减产60%以上,上市时间比去年几乎晚了一个月。(往年能有4-5万箱,今年也就1万箱)
幸运存活下来的玉米都是最强壮的,我们额外多等了一个多月,试了3次样品,才决定上架。
大风并没有影响今年的玉米的成熟度,比去年更出色一点:果实更饱满,口感刚好在水润与软糯之间。
顺便还有一个好消息:今年花青甜的有机认证终于批下来了,全程不用任何农药,吃起来更放心。
这枚农科院黑玉米,到底为什么这么好吃,我们想再详细讲讲。
“
独特甜糯比,超高花青素
无非替代的全能品种
前年火出圈的农科院种草里,这根来自山西玉米研究所的黑玉米,直接一夜成名。
很多商家打着“农科院同款”的旗号宣传,但大部分都是假的,除了颜色相似,口感和香气都相差甚远。
而正宗的山西农科院花青甜玉米,结合了糯玉米和甜玉米两者的优势,达到3:2的甜糯比。
这个口感点其实是非常少见的:
一般来说,糯玉米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都沉淀成了淀粉,需要转化才有甜味;而甜玉米的甜,则是胚乳里的水溶性多糖带来的。
我们的乌粒金青花甜,之所以能又糯又甜,全靠基因优势:乳胚中大量的淀粉转化失效,大量水溶性多糖完整保留,所以口感和风味兼具。
除此之外,乌粒金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它是已知资料研究中,花青素含量最高的黑玉米。具体有多高呢?农科院甩给我们一份检测报告,每1千克玉米里含有332毫克花青素。啃上一根,相当于吃了一盒蓝莓!这同样是基因的功劳:一般的黑玉米,都由黑白玉米杂交选育,而乌粒金是市面上唯一一种,父本和母本都是黑玉米杂交而成的黑糯品种,起点就比别的玉米高啦。
但这可不是全都用来种乌粒金,毕竟还要搞科研呢。最后只有800亩种了乌粒金,也就是说,栽种面积还不到1万平方千米。
种植面积本来就够小了,但乌粒金偏偏对种植密度还有要求。
一般的玉米地都是密密麻麻,一亩能留4500株;乌粒金花青甜一亩留苗2800株,而且只有约2500株能成活,最后合格穗仅仅1800穗……
如此开阔的天地里,乌粒金还享受着全程人工有机,田里的杂草必须一根根人工摘除。这样高标准种出来的玉米,能不好吃吗!
“采摘-包装不超过5小时锁住色泽和香甜
让玉米好吃的最后一步:采摘与包装。
采摘后会先筛选,要色泽鲜艳、果粒饱满,也要有良好的封顶性,较长苞叶的优质果。发货时还有人专门管理挑选,保证每根的重量都在200克以上~
从采摘到高温灭菌不超过5小时,之后立即真空包装,最大程度保留玉米的口感和香气。
因为经过高温灭菌,乌粒金到手其实已经是半熟状态啦。
我们测试下来,上锅隔水蒸熟,口感最为软糯,也能最大程度激发玉米本身的浓郁香甜。(如果用微波炉加热,最好放入盘中套一层保鲜膜,否则会脱水发干哦)
* * *
最后还是要再啰嗦下,今年的乌粒金大幅减产,只有往年的1/3,但我们的价格不涨反减,就是为了回馈大家对农科院玉米年复一年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