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内景经》全文全解第三十六章沐浴章

东巷文化 2024-03-17 01:24:23
原文

沐浴盛洁弃肥薰,入室东向诵玉篇,约得万遍义自鲜,散发无欲以长存,五未皆至正气还,夷心寂闷匆烦冤,过数已华体神精,黄华玉女告子情,真人既至使六丁,即授隐芝大洞经,十读四拜朝太上,先谒太帝后北向,黄庭内经玉书畅,授者曰师受者盟,云锦风罗金钮缠,以代割发肌肤金,携手登山敌液丹,金书王景乃可宣,传得可授告三官,勿令七祖受冥患,太上微言致神仙,不死之道此真文。

译文

沐浴身心,以涤净污垢和五辛熏蒸之气;步入静室面朝东方,虔诚诵读珍贵的经典《黄庭经》。当累积诵读本经达万遍时,其深义自然会明晰起来:心神与身体感到轻松无欲,持久地沉浸在经文的思索中。五脏的真气交融为一,正气得以归复;内心澄净,忧虑尽释,心境宁静无忧。专注且有规律地诵读,使心身趋于纯正;领悟渐深,智慧开启,犹如娴熟解读经典的玉女。至诚修炼能生发出智慧,进而驾驭六丁神力;

进而可修习大洞真经,这部经典即名为《黄庭》。每日十遍诵读,四拜以敬奉太上道祖;首先在东方朝拜太帝,继而转向北方礼敬。《黄庭内景经》被视为玉字金篇,其经义通透流畅;传授者为师,承受者则需立下神圣盟誓以示精诚;以云锦凤罗金纽作为信物替代割发,象征肌肤完整、誓言庄重。携手登高,歃血为盟,方可将玉景金书传授给合适的弟子;在传授之时,务必禀告三官,以免殃及七世祖先,避免冥界灾祸。太上的微妙教诲,是通往超凡境界的阶梯。

注释:

[1]沐浴盛洁弃肥薰:梁丘子注解道:“‘盛’字,在古代通‘净’字之意,而‘肥’字,则代指鱼、肉以及五辛等食物。”

[2]入室东向诵玉篇:意为入于静室,面向东方诵读本经。

[3]约得万遍义自鲜:诵读经文万遍,则经义自然明白晓达。鲜:明白。

[4]散发无欲以长存:放松心身,恬淡无欲,专注于经文的冥想,追求无拘无束、泰然自若的心境,实现身心的彻底解脱。

[5]五味皆至正气还:《内经》强调甘、酸、咸、苦、辛等五味食物在饮食中应均衡摄取,不可偏颇。书中指出,五味各有其适宜的脏腑归属与滋养作用,即不同的味道分别对应滋养肝、心、肾、脾、肺这五脏之气。只有当五味平衡调和时,才能确保五脏之气的均匀分布与和谐运作,从而维护人体整体健康。

[6]夷心寂闷匆烦冤:内心平静,无忧无虑的状态,即是洗心涤虑的境界,这正是丹法修炼中沐浴身心的重要功夫。“冤”字通“怨”字。

[7]过数已毕体神精:专注于如数诵读,能使人身心纯正。

[8]黄华玉女告子情:黄华玉女指丹田之神,梁丘子注谓:“丹田之神,示其经意,”其实也是“其义自见”之的意思。

[9]真人既至使六丁:指学者专精至诚,则可应变自如。六丁:阴神名。《上清六甲祈祷秘法》:“六丁阴种名:丁卯神名文伯字仁高,丁丑神名文公字仁贤,丁亥神名文通字仁和,丁商神名文卿字仁修,丁未神名升通字仁恭,丁已神名庭卿字仁敬。”

[10]隐芝:指隐者。这里是指黄庭学者

大洞经:经名。可能即是《上清大洞玉经》,早期道教上清派经典。魏华存被尊为此派的创始人。

[11]十读四拜朝太上:梁丘子注曰:“《玉清真诀》云:诵东华玉篇者,必十读四拜。《玉篇》乃此文也。”意思是应当专诚诵读。

[12]先谒太帝后北向:梁丘子注解中提到:“太帝位于东方,七元则居于北方。”这也表达了专一虔诚的寓意。

[13]黄庭内经玉书畅:专诚诵读,经义自通畅明白。

[14]授者曰师受者盟:黄庭学说的传授者被视为老师,而接受黄庭学说的人则通过盟誓来表达他们的至诚之心。这意味着黄庭学问极其珍贵,应当慎重对待,不可轻易传授。

[15]云锦凤罗金纽缠:务成子注解道:“信誓之物”是指用来作为誓言凭证的物品。

[16]以代割发肌肤全:古人认为,“人之发肤,受之父母”,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因此在表达坚定不易的决心时,常常通过“割发”作为信誓的象征,这里是以珍贵的云锦凤罗、金纽等稀世珍宝代替割发,以示庄重。

[17]携手登山敌液丹:务成子注谓:"受行黄庭道者,必重盟而后传。”

[18]金书玉景乃可宣:指信誓至诚,方可传授黄庭之学。金书玉景,指本经。

[19]传得可授告三官:梁丘子曰:“三官,天、地、水。”此亦再次强调传授本经,要慎之又慎。

[20]勿令七祖受冥患:梁丘子在注解中强调:“若将道传授给不合适之人,将会导致七祖承受灾殃。”这里的“七祖”具体所指尚未明确。

[21]太上微言致神仙:指此经至尊至贵,内涵玄机妙法,可使学者达到很高的功夫境界。神仙,唐司马承祯《天隐子·神仙》云:“人生时禀得灵气,精明通悟,学无滞塞,则谓之神。宅神于内,遗照于外,自然异于俗人,则谓之神仙。故神仙亦人也,在于修我灵气,勿为世俗所沦污;遂我自然,勿为邪见所凝滞,则成功矣。”

丹法中的“沐浴”概念,意指修炼过程中停息炉火、停止有为符诀的运用,进入无为而静寂的状态,保持一念灵明独照。如“卯酉沐浴”以及“沐浴圣胎”等等,前者揭示的是在炼丹阶段进行的沐浴功夫,后者则是大药炼成并过关吸食以后的沐浴。

本章节所述的“沐浴”,是针对追求黄庭大道的修道者,强调其应当摆脱世俗心念与身体的束缚,舍弃肥腻熏香和过度的物质享受,旨在净化心灵和肉体,从而能够全神贯注、一心不二地遵循《黄庭经》的修炼法则。这里的“沐浴”,实质上是对心灵的深度洗涤和对身心杂质的彻底清除,体现了修炼者专一精诚的精神状态。将这一理念置于全篇经文的末尾部分,犹如画龙点睛,明确指出此类“沐浴”功夫对于研习丹道的修行者至关重要,它既是能否取得修炼成就的关键所在,也是确保整个修炼过程得以升华和巩固的核心环节。

至此《黄庭内景经》全文结束。

1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