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江都的地图就会发现,曾经有50多个乡镇,后来经过合并,只剩下13个。然而合并的过程并非你情我愿,很多乡镇觉得自己很强大,不愿意被合并。
仙女镇仙女镇是江都城区,能被她合并,自然是好事。
北边的双沟成为了城北区,有仙城中学、洪泉医院、万达广场、行政中心等市级的配套,很多村民因为拆迁致富。
而南边的正宜和张纲则拥有了“江家嘴CBD”和砂之船、江中、实验小学、市人医等一系列配套,成为了江都名副其实的新中心。
不过很可惜,图中那个小镇曹王曾经因为花木而闻名,如今被合并了,已经籍籍无名。
这条路也正是这些被合并的小镇的写照,数十年如一日,毫无长进。
大桥镇大桥镇这个名字虽然很普通,但他由于靠近长江,成为了江都重点开发工业的区域。
大桥镇有高级中学、法院、人工湖、乡镇中心级别的滨江医院等配套设施,商业也有电影院、肯德基、瑞幸、五星级酒店等城市里有的东西。
生活在大桥镇区可以很幸福,但被合并的乡镇几乎被时光给冻结。
只有嘶马因为几个船厂涌入了十万多的外地人,还保持着生生不息的活力。
花荡因为建设了超大型的安置区,入住了超5万人口,成为靠近大桥镇区的最大住宅区域。
昌松这个地方则彻底落魄,要多破有多破,街边门脸还是上个世纪的风格,没钱装修。
昌松、嘶马等乡镇和大桥镇比,完全就是上世纪和这个世纪的风格对比[捂脸]
稍微有点能力的人,都会在大桥买房,让孩子在大桥生活读书吧?
听朋友说现在嘶马、昌松的小学、初中学生越来越少,从10年前一个年级还有7-8个班,一个班50个人到现在一个年级2个班,一个班20-30人。
这些乡镇的衰败是必然的,城市化进程让绝大多数90后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城里,而那些初中毕业上了中专的人,也是留在了江都城区、大桥镇这样有大企业的地方。
江都的乡镇发展慢一方面是受到城市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确实是自身原因。
去仪征的乡镇走一圈,会发现每个村都很漂亮,几乎家家户户住进了统一建设的别墅,镇区也很发达。坐33路去高邮玩,沿途只有月塘镇让我觉得和江都乡镇一个面貌,其他都非常脱俗。
高邮菱塘镇,每家都是独栋别墅。
仪征的大仪镇,全都是一水儿的别墅。
所以有了当时感慨仪征最穷的地方才是江都普遍的样子。
而仪征普通的大仪镇,已经是江都众多乡镇的标杆了。
江都众多乡镇面貌停滞不前,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