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42年,刚登基的石重贵就把叔母冯氏接到宫里。冯氏斥责道:“我是你叔母,陛下

历史有小狼 2025-02-14 18:38:00

公元942年,刚登基的石重贵就把叔母冯氏接到宫里。冯氏斥责道:“我是你叔母,陛下怎可如此无礼!”石重贵盯着冯氏绝美的脸蛋,笑眯眯地道:“我立叔母你为皇后如何?”冯氏一听,这如何拒绝? 在后晋朝廷,冯氏的美貌是人尽皆知的。她的父亲冯濛在邺都任副留守,与晋高祖石敬瑭交好,这层关系为冯氏日后的人生轨迹埋下了伏笔。 石敬瑭考虑到冯氏的美貌与门第,便做主将她许配给自己的弟弟为妻。冯氏嫁入石家后被封为吴国夫人,开启了她与皇族的第一段姻缘。 然而天不遂人愿,石敬瑭的弟弟在与冯氏成婚不久后便离世。留下年轻貌美的冯氏一人守寡,在宫廷中孤苦伶仃。 石敬瑭将亡弟的遗孀安置在宫中一处偏院,以示对弟媳的关照。这个决定让冯氏有了留在宫中的正当理由,也让她与石重贵有了相遇的契机。 而石重贵,作为石敬儒的儿子,在父亲死后被石敬瑭收为养子。石重贵年少时表现出色,为人谨慎稳重,深得石敬瑭的喜爱。 石敬瑭常常带着石重贵外出,让他熟悉朝政。这个被精心培养的养子,逐渐展现出治国的才能。 在众多皇子中,石重贵的表现最为出众。石敬瑭暗中观察许久,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这个养子。 然而命运弄人,就在石敬瑭立下遗诏确定石重贵继位不久后,便驾崩离世。朝廷陷入了短暂的权力真空期。 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年轻的石重贵即将登基。守灵期间,前来吊唁的大臣络绎不绝,其中就包括他的叔母冯氏。 在石敬瑭灵柩未寒之际,石重贵便将冯氏安置在行宫的一处偏殿。这一举动在当时的朝廷掀起了轩然大波。 冯氏作为先帝弟媳,本应守礼避嫌,但石重贵却一反常态。他不顾朝臣的非议,频频到访冯氏居住的偏殿。 李太后多次找机会劝诫石重贵,提醒他要注意君王的威仪。但这些劝诫对沉迷于美色的石重贵来说,如同耳旁风一般。 天福八年十月,一道诏书震惊了整个朝廷。石重贵正式册封冯氏为皇后,将这段违背伦理的关系公之于众。 朝中大臣们虽有微词,但在新皇帝的强势下,无人敢于直言反对。一时间,后宫权力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冯氏成为皇后后,其家族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哥哥冯玉的升迁之路。 冯玉本是一个不通文墨的普通人,却因妹妹的关系平步青云。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迅速升任为礼部侍郎。 冯玉虽然不识字,但他善于结交文人替他写作。这种方式让他在朝中步步高升,最终成为户部侍郎。 随着冯氏兄妹在朝中势力的扩大,朝政也逐渐受到影响。冯氏不再满足于后宫生活,开始干预朝廷政务。 冯氏的专宠地位,让其他后妃无法望其项背。整个后宫都笼罩在这对违背人伦的帝后权力之下。 石重贵早年在军事上也曾有过辉煌战绩,曾两次击退契丹的入侵。这些胜利让他产生了强烈的自信,认为契丹不会再轻易犯境。 然而这种自信很快变成了傲慢,石重贵开始放松警惕。他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享乐之中,与冯氏在宫中寻欢作乐。 为了追求奢华的生活,石重贵开始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他征调大量民工,兴建豪华宫殿,其规模之大超过了前代。 这些宫殿的建设耗费了惊人的人力物力,让国库日渐空虚。石重贵还经常赏赐优伶乐工,动辄万钱,毫无节制。 中书令桑维翰看不下去了,他向石重贵进谏:"陛下从前征战时,将士负伤,赏赐不过数匹布帛。如今赐予伶人却动辄上万,实在让将士寒心。" 桑维翰的谏言如同石沉大海,石重贵充耳不闻。他沉迷于声色犬马,对朝政渐渐失去了兴趣。 就在石重贵沉醉于奢靡生活时,契丹的耶律德光正在暗中积蓄力量。契丹军队开始频繁在边境骚扰,准备寻找反击的机会。 后晋的边防将士士气低落,面对契丹的进攻节节败退。一州接一州的将士投降,后晋的疆土不断缩小。 当契丹大军直逼开封时,石重贵终于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但此时的后晋已经军心涣散,无力抵抗。 开运四年正月,面对契丹的进攻,石重贵选择了投降。他让翰林学士范质起草降表,以求保全性命。 契丹军队入主开封后,石重贵被贬为负义侯。他与皇太后李氏、皇后冯氏等人一同被掳往北方。 这支由皇室成员组成的队伍,在前往契丹的路上饱受折磨。他们经常饥寒交迫,不得不靠采野果充饥。 石重贵想带走一些金银珠宝,却被契丹军队严厉拒绝。曾经呼风唤雨的帝王,如今连基本的生活物资都无法保证。 到达契丹境内后,他们先后被安置在黄龙府、辽阳等地。石重贵的妃嫔们也被契丹将领强行带走,甚至连年幼的公主也被掳去。 最终,石重贵被安置在建州城北的一片荒地上。在这里,他不得不亲自耕种土地,以维持生计。

0 阅读:149

猜你喜欢

历史有小狼

历史有小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