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1年2月15日 德国剧作家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逝世天南地北大拜年戳这里,一起放烟花> 德国剧作家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作家和文艺理论家之一,他的剧作和理论著作对后世德语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一、生平背景 * **出生与家庭**:1729年1月22日,莱辛出生于德国上劳西茨地区的卡门茨,出身于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的父亲是卡门茨的大教堂的首席牧师及神学作品的作者约翰·戈特弗里德·莱辛,母亲是尤斯蒂娜·萨洛姆。 * **教育与早期经历**:1737年到1741年,他就读于卡门茨的拉丁语学校,后来在迈森的圣·阿夫拉贵族学校学习。1746年9月起,他开始在莱比锡大学的神学学习,但很快就开始从事更世俗化的活动,并对戏剧产生了兴趣。 二、职业生涯与创作 * **早期创作**:莱辛在《自然研究者》杂志和表兄弟缪利乌斯出版的《激发灵魂的快乐》上发表了第一批诗歌、寓言和诗体短篇小说。他的喜剧《年轻的学者》(1748年)嘲笑了那种只知死啃书本、对现实生活一无所知的书呆子。接着莱辛又写了喜剧《老处女》(1748年)、《达蒙或真正的友谊》(1747年)、《犹太人》(1748年,驳斥了人们对犹太人的偏见)、《怀疑论者》(1749年,写对宗教持怀疑态度的人与虔诚的教徒之间如何彼此理解、和睦相处)等。 * **编辑与撰稿工作**:因为债务问题,莱辛于1748年夏天离开了莱比锡,后来来到柏林,最初在一些报刊当编辑和撰稿人,不久独立主编《柏林特许报》文学副刊。他又结识了哲学家门德尔松和出版家尼科莱,三人共同编辑出版了《关于当代文学的通信》。 * **戏剧创作与理论**:莱辛完成了剧本《萨拉·萨姆逊小姐》(1755年),该剧的出版和演出坚定了他从事戏剧事业的决心。他还研究了古希腊戏剧,尤其是索福克勒斯的作品,并写了一部仿古独幕剧《菲罗塔斯》(1759年)。他的三大名剧之一《明娜·冯·巴恩赫姆》是第一部具有浓烈民族特色的德国戏剧,在德国戏剧史上第一次克服了人物塑造类型化的毛病,把自然和真实作为喜剧创作的基本原则,为喜剧发展开创了新阶段。他的悲剧《爱米丽雅·迦洛蒂》是借用古罗马历史事件写成的著名反封建悲剧,表现了作者反封建反专制的战斗精神。他还写了剧本《智者纳旦》,剧本描写“圣殿骑士”在十字军东征中被伊斯兰教的苏丹萨拉丁俘虏,因他长得像萨拉丁的哥哥才予以释放。“圣殿骑士”救出了犹太商人纳旦的养女蕾霞,并爱上了她。经过一番曲折,最后弄清,“圣殿骑士”与蕾霞本是兄妹,都是萨拉丁哥哥的孩子。此外,他的理论著作《汉堡剧评》和《拉奥孔》也为德国戏剧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主要作品与贡献 * **主要作品**:包括《年轻的学者》、《犹太人》、《怀疑论者》、《萨拉·萨姆逊小姐》、《菲罗塔斯》、《明娜·冯·巴恩赫姆》、《爱米丽雅·迦洛蒂》、《智者纳旦》等剧作,以及《汉堡剧评》、《拉奥孔》等理论著作。 * **贡献**:他的剧作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倾向,反对封建统治和基督教正统派。他的戏剧理论强调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提出戏剧应当通过情节的安排和人物的塑造起教育作用,并批判了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某些观点,提倡以莎士比亚和英国戏剧为榜样,同时吸收德国的民族传统。他还将美学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艺术不同门类作了美学研究,这些成就对德国古典美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位杰出剧作家和文艺理论家,他的剧作和理论著作对后世德语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781年2月15日德国剧作家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逝世天南地北大拜年戳这
靖柏玩转过去
2025-02-15 07:23: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