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山东一个13岁男孩,搬回家一个“小棺材”,母亲吼道:“赶紧给我弄回去

凌统看趣 2025-02-15 14:11:36

1972年,山东一个13岁男孩,搬回家一个“小棺材”,母亲吼道:“赶紧给我弄回去,不吉利!” 谁想,几天后,小男孩不仅受到表扬,还获得了100元奖励。 信源:文物鉴赏|唐·舍利石棺 那天,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山坡上,空气清新,山间一片宁静。 小柱子赶着羊群慢慢地沿着熟悉的小道走着,羊群散落在各处,悠闲地啃着草。放羊的日子一成不变,寂静中偶尔能听到几声鸟鸣或是羊群的叫声,他渐渐感到有些困倦。 山坡上的草地柔软舒适,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小柱子忍不住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觉得有些困,便随便找了块地方,躺了下来。他抱着一块突出的石头,把脸埋进草丛中,闭上了眼睛,睡意立刻涌上心头。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轻风吹过,山间的草地轻轻摇曳。小柱子被风吹醒了,他慢慢睁开眼睛,视线逐渐清晰。 周围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就像他刚才的沉睡没有打破这片自然的和谐。他下意识地伸了个懒腰,准备起身时,却忽然发现怀中抱着的那块石头并不普通。 这块石头的形状有些不对,表面上镶嵌着若隐若现的花纹,像是雕刻的痕迹,弯曲的线条呈现出一种神秘的图案。 小柱子好奇地翻了翻这块石头,才发现它的两侧有明显的缝隙,好像可以打开。 他用力按了按,结果石头竟然缓缓地打开了。小柱子的眼睛瞬间睁大,石头里竟然是一个小小的盒子,里面空空如也,但那精致的做工和奇异的纹路,令小柱子感到一股莫名的兴奋。 “这是什么东西?”他轻声嘀咕着。放羊的日子里,山里少有人迹,根本没有见过这样的奇物。 他抱着石盒回到家,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想着是不是自己捡到了什么宝贝。带着这份神秘感,他将石盒紧紧地抱在怀里,赶着羊群回到了家。 母亲见到那块石头后,眼中闪过一丝惊恐,她急步走过来,伸手一把抓住石棺,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儿啊,这是棺材!你怎么能带回家!这东西不吉利,赶紧给我弄回去,送回山上!”母亲的语气中充满了恐惧和焦虑,她显然对这块石棺有一种莫名的忌讳。 小柱子愣了一下,心里有些不解,但他也知道母亲一向是迷信的,尤其对于这种不明物品总会联想到一些不祥的东西。 他试着解释道:“妈,它不是死人的东西。我刚刚打开它了,里面空空的,完全没有什么不吉利的。你看它的花纹,可能是古老的遗物。” 母亲并没有听进去,怒气更盛:“胡说八道!这是死人用的东西,哪有什么花纹,快点!把它送回山上去!我不想看到它!” 小柱子知道母亲的脾气,便没有再争辩,他悻悻地把石棺放在一旁,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小柱子便悄悄地将石棺藏进了书包里,带着它悄悄走出了家门。 他没有按照母亲的要求把石棺带回山上,而是决定带去镇上的文化馆,那里有一个博学多识的馆长,或许他能解开这块石棺的谜团。 文化馆馆长是镇上的知名文物爱好者,年纪大约四十多岁,平时喜欢研究一些历史古物。小柱子将石棺交给王馆长时,王馆长看了好几眼,眼睛里闪烁着惊讶的光芒。 “这……这真的是个宝贝!”王馆长几乎是脱口而出,他仔细地观察着石棺的每一处纹理,点点头,脸上的表情变得越发严肃。 于是,王馆长把石棺送到了博物馆。几天后,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根据石棺的纹路和形态,确实确认了这是一块唐代时期的佛教遗物。 而在之后的考古发掘中,专家们在附近的山坡上发现了一座小型的佛教遗址,其中有一座古老的佛塔,周围散落着不少佛教文物。 这个发现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考古工作者纷纷前来挖掘研究。而这项发现的源头,便是小柱子那天带来的这块石棺。 博物馆在确认了石棺的历史价值后,特地邀请小柱子到博物馆接受表彰。 在小柱子到博物馆的当天,馆长和专家们为他举行了一个简短的颁奖仪式。 馆长王明亲自上台,向小柱子颁发了一张表扬状,并亲口说道:“小柱子,博物馆特意赠送给你100元奖金,希望你继续保持这种发现历史的热情。” 小柱子有些羞涩地接过奖金,心里既激动又有些不敢相信。他从未想过自己能因一个偶然的发现,获得如此的荣誉和奖励。 回到家后,小柱子将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完后,先是惊讶,然后脸上露出了愧疚的神色:“儿啊,妈当时吼你,真是不好意思……你做得对。”

0 阅读:0
凌统看趣

凌统看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