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45岁的李鸿章看到母亲露在轿帘外的脚,忙低声说:“娘,你把脚往回收收。”没想到李母一脚踢开轿帘:“不孝的东西,你老子都不嫌我脚大,你倒嫌我脚大!” 同治七年(1868年),45岁的李鸿章,已经是手握重权的两江总督,这年他提前接到消息,母亲大人要从老家千里迢迢来武昌探望他这个当大官的儿子。 李鸿章十分重视,早早就在码头候着,心里那个激动,毕竟离家在外好几年,想家想娘那是人之常情。 轮船汽笛声一声长鸣,缓缓靠岸,李鸿章一眼就从人群里认出了自己的老母亲:精神矍铄,腰板笔直,压根不像个上了年纪的人,连搀扶都不用。 李鸿章赶紧迎上去,那是嘘寒问暖,又是安排轿子,预备好的八抬大轿抬过来,老太太稳稳当当坐进去。 轿夫刚迈开步子,走了没几步,李鸿章眼尖,一下子瞥见轿帘子底下,竟然露出了两只鞋子,是老太太的脚。 这可把李大人吓一跳,虽说是在自家地盘,可这大庭广众之下,老太太露出脚来,总归是不太雅观,尤其还是他这个当朝重臣的母亲。 李鸿章赶紧凑上前,轻声细语地说:“娘,您把脚往里收一收,用轿帘盖住吧。” 谁知这话一出口,老太太瞬间变脸,火气噌噌往上冒,“砰”的一声,一脚就把轿帘子踢开了,冲着轿夫嚷嚷起来。 李鸿章这下是真慌了,赶紧点头哈腰,连声赔罪,好说歹说,又是认错又是哄,老太太这才消了点气,重新坐回轿子里。 李鸿章母亲的这双“大脚”,可不仅仅是“大”那么简单,它背后藏着李鸿章母亲不寻常的身世,也藏着李家众不同的家风故事。 话说李鸿章的爷爷李殿华,那也是个读书人,一心想考科举光宗耀祖,可惜屡试不第,有一次又落榜回家,路上就捡到了个被遗弃的女婴。 当时的弃婴,多半是生了重病被家里扔掉的,这个女婴也是,浑身发着红疹,一看就是得了天花,李殿华一看就心软了,把孩子抱回了家。 那年代天花可是要命的病,好在李殿华略懂医术,悉心照料,女婴居然奇迹般活了下来,只是脸上落下了不少麻子,成了个麻子脸。 捡来的女婴,又是个麻子脸,在那个年代,可想而知命运有多坎坷,更雪上加霜的是,她还没能裹上小脚。 要知道古代女子三寸金莲是标配,不裹脚会被人笑话一辈子。可李家没给她裹,原因不详,或许是心疼她生病身体弱,也可能是李家家风就比较开明。 总之这位麻子姑娘,就这么长成了一个大脚姑娘,在那个小脚为美的年代,麻子脸加大脚,简直是丑女标配,按理说嫁人是难上加难。 可偏偏李家儿子李文安,就看上了这个麻子姑娘,觉得她善良能干,两人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感情也好。 李殿华一看,儿子喜欢,姑娘人品也好,干脆做主,把麻子姑娘娶进了门,婚后麻子太太真是个贤内助,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还一口气生了六个儿子两个女儿,更厉害的是,她还特别会持家,精打细算,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让李文安可以安心读书,最终考中进士,走上仕途。 后来的事大家也知道了,李文安官越做越大,儿子们也个个出息,尤其是李鸿章,更是成了晚清重臣,这李家也从普通的书香门第,一跃成为显赫的家族。 不得不说,麻子太太这位大脚母亲,绝对是李家崛起的幕后功臣,她的大脚不仅没成为她的绊脚石,反倒像是踩出了一条富贵路来。 李家先祖一直重视教育,耕读传家是老传统,李殿华自己就是个教书先生,虽然科举不顺,但对儿孙的教育抓得很紧。 到了李文安这一代,更是发奋读书,最终金榜题名,这说明李家骨子里,还是有一股书香气和上进心的。 但李家又不太循规蹈矩,比如对待捡来的麻子姑娘,李家没有嫌弃,反而接纳了她,还让她当了儿媳妇。 再比如没给女儿裹小脚,这在当时也是比较少见的,这些都说明李家家风,相对开明,不那么拘泥于世俗规矩。 麻子太太嫁入李家后,更是把这种另类家风发扬光大,她自己就是个另类,不裹小脚,不惧麻子脸,性格泼辣,敢做敢当。 她教育孩子,也不会死板教条,而是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实用能力,李鸿章兄弟几个,个个都很有个性,也很有能力,这跟麻子太太的教育方式肯定有关系。 想想轿帘踢脚那事儿,老太太那股子硬气,是不是也遗传给了李鸿章?李鸿章后来搞洋务,办海军,那是顶着巨大争议干的,没有点硬气,还真不行。 信源 华声在线综合 2015-02-26李鸿章家族后代中的亿万富翁 被称李家的“三艘航母” 人民资讯2021-11-29历史人物|李鸿章的生前身后事
1868年,45岁的李鸿章看到母亲露在轿帘外的脚,忙低声说:“娘,你把脚往回收收
任向前养护说
2025-02-15 14:11:47
0
阅读: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