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最牛的“鬼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会讲33种方言,精通7国外语,这个世界上可能就没有他不懂的东西!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通才"的大师级人物,他就是赵元任先生,这位巨匠不仅在语言学领域成就斐然,更是集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音乐家于一身的全能型天才。 他博学多才,学贯中西,上知天文,下晓地理,通晓数十种方言,精通多国语言,堪称是20世纪中国最耀眼的学术明星之一。 天赋异禀的赵元任似乎与生俱来就拥有惊人的语言天赋,幼时的他跟随家中长辈和保姆,很快就掌握了北京话、保定话、苏州话等多种方言,仿佛有种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能力,年仅14岁时,他已能熟练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等多国语言。 1910年18岁的赵元任参加留美考试,凭借着过人的语言能力,以全国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脱颖而出,名列榜首的是后来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郭沫若,这两位天才少年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赵元任远赴美国,进入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在那里,他再一次展现出了超凡的学习能力,他在数学考试中连续多次获得满分,令教授和同学们叹为观止。 然而仅仅学习数学已经无法满足这位天才的求知欲望,他随心所欲地涉猎物理、哲学、语言学、音乐等诸多领域,每一个领域都有令人瞩目的建树。 1914年,赵元任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从康奈尔大学毕业,并被保送至哈佛大学继续深造,回国后的赵元任受聘于清华大学,成为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列的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然而对于这所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而言,要找到一位能让赵元任尽情施展才华的岗位似乎并不那么容易。 他们先是安排赵元任教授数学,然而数学对于赵元任而言就像是儿童的益智游戏一般简单,于是,学校又委托他教授英语,但这还不足以满足赵元任的学术胃口,学校只好让他兼教中国文学史和哲学,而博学的赵元任对于这些学科依然是手到擒来,游刃有余。 正当清华还在为如何给这位全才型学者量身定制一个完美岗位而绞尽脑汁时,一个绝佳的机会出现了,1920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受邀来华讲学,然而罗素的演讲涉及哲学、数学、物理等多个领域,学校里竟找不到一位能够担任翻译的全才,这个重任最终落在了赵元任的肩上。 此后的一年里,赵元任与罗素形影不离,担任其私人翻译和助理,罗素曾盛赞赵元任是他见过的最聪明的中国人,而赵元任也将罗素视为至交好友,二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 正是在担任罗素翻译的过程中,赵元任对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发现,尽管自己能够熟练地掌握多门外语,但对于汉语的研究却严重滞后,于是,他毅然决定投身于汉语研究的事业中,他开始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各地汉语方言,先后考察整理了近60种方言,编撰出版了诸如《国语罗马字母》、《汉语口语语法》等语言学著作。 他以前所未有的科学态度研究方言,开创了中国语言学研究的先河,因此被尊为"中国语言学之父"。 赵元任对语言的痴迷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精心创作了一篇题为《施氏食狮史》的同音字小品,全文96字,字字同音,读来令人拍案叫绝,他还以幽默诙谐的文字撰写了《吾国与吾民》一书,通过夸张的比喻和新奇的语言结构,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众多问题,引发了广泛共鸣。 除了在语言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外,赵元任还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教我如何不想他》融合了中西方音乐元素,曲调优美动人,歌词幽默感伤,至今传唱不衰。 赵元任还创作了大量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如《卖报歌》、《云层圆舞曲》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他深厚的音乐素养和独特的创作才华。 在美国求学期间,赵元任邂逅了他的红颜知己杨步伟女士,杨步伟出身名门望族,是中国首批女性留美博士之一,她性格豪爽,思想独立,与赵元任一见如故,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1921年,赵元任与杨步伟在康奈尔大学校园内举行了一场简朴而浪漫的婚礼,婚后两人携手相伴,共同追求学术理想,成为一段佳话,杨步伟不仅是赵元任生活中的贤内助,更是他学术上的良师益友,她常常为赵元任的研究提供独到见解,二人朝夕相处,情深意笃,被誉为"神仙眷侣"。 赵元任先生在1982年溘然长逝,但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却永远铭刻在后人心中,他是20世纪中国最璀璨的学术明星之一,以其渊博的学识和多元的才华而著称于世,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更是集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音乐家于一身的全才,他的一生是才华与勤奋的完美结合,是心无旁骛、专注学术的典范。 消息来源:人民资讯--《趣学语言的赵元任》
繁体字和简化字可以在作品中混用吗?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