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一位西路军的老兵在门岗值守时遭到无端殴打致死,然而凶手只被判了10年刑,当兰州军区司令员郑维山得知此事时,愤怒地说:“我一定要为他讨个公道!”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侯玉春,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本不该遭此横祸,他年轻时曾是一名光荣的西路军战士,随军出征河西走廊,在刀光剑影中浴血奋战,那时的侯玉春,意气风发,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然而历史的车轮无情碾过,西路军遭遇惨败,侯玉春在混乱中与部队失散,辗转逃亡到兰州,从此隐姓埋名,沦为市井小民。 岁月流转,往事随风而逝,曾经的战火纷飞,如今只剩下老兵日渐衰朽的身躯,侯玉春就是这样一位被时光遗忘的老人,他颠沛流离大半生,好不容易盼来安稳的晚年,却依然时刻笼罩在生活的阴霾之中。 儿女们各自成家立业,无暇顾及,侯玉春不得不重操旧业,在一家医院的门岗做起了看门人,靠着微薄的收入度日。 一天一个平凡无奇的日子,厄运悄然而至,一个醉汉跌跌撞撞地闯进医院,见到正在执勤的侯玉春,不由分说,上去就是一顿拳打脚踢,侯玉春毫无防备,只能徒劳地举起双臂,试图抵挡醉汉的攻击。 然而力量悬殊太过明显,不一会儿,侯玉春就被打倒在地,再也无力还手。 凶手见状,才恍然大悟,匆忙逃离现场,等到侯玉春的同事发现他时,这位可怜的老人已经停止了呼吸,一位曾经的戎马铁骑、血染疆场的英雄,就这样毫无尊严地倒在了医院的门口,再无醒来之日。 悲痛欲绝的侯家人向法院控告凶手,然而,让人无法接受的判决结果,无异于二次伤害,法官以"情节较轻、初犯"为由,仅仅判处凶手10年有期徒刑。 10年,对于一条无辜逝去的生命,对一位功勋卓著的革命前辈而言,是多么的不公! 侯玉春之死,揭开了尘封已久的历史伤疤,他的遭遇绝非孤例,许多幸存的西路军老兵,在战后都没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有的甚至沦为乞丐,寄人篱下,晚景凄凉。 他们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却是不被铭记、不被理解的悲凉晚年。 郑维山将军得知这一切后,悲愤交加,当即表示"要为西路军老兵讨一个公道",作为当年西路军的领导之一,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支英雄的部队,为革命付出了怎样惨痛的牺牲。 郑维山紧锁双眉,目光如炬,此时此刻,他下定了决心,他一定要为侯玉春,为所有西路军的老兵,讨一个公道,讨一个迟到的公平。 郑维山思索着如何为侯玉春讨回公道,为所有的西路军老兵争取应有的尊严,他深知,这绝非易事,当年的西路军在党内地位并不高,加之历史的尘埃已然落定,要为他们平反,谈何容易。 但郑维山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军人,他深信正义终会得到伸张,于是,他开始了孜孜不倦的奔走,他查阅了大量西路军的历史资料,走访了众多当事人和知情者,还专程拜会了徐向前元帅和李先念同志,请他们为西路军说公道话。 功夫不负有心人,郑维山的努力终于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他们痛心于西路军老兵的遭遇,决定为他们彰显迟到的正义,最高法院受理了侯玉春案的申诉,并对案件进行了重审。 庭审现场,侯玉春的亲友泣不成声,控诉凶手的残暴,西路军的老战友义愤填膺,讲述昔日的峥嵘岁月,而郑维山,则以铿锵有力的言辞,为战友呐喊:"他们曾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如今却凄凉老去,这是整个社会的耻辱!" 法槌落下的那一刻,宣判了正义的回归,凶手被改判为死刑,这个结果让在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侯玉春虽已离世,但英雄的尊严终于得到了迟来的守护。 然而郑维山并未就此止步,他深知,西路军老兵的困境,绝不仅限于侯玉春一人,于是,他开始了更加艰难的征程——为所有西路军老兵讨要一个公道。 他奔走于兰州、北京等地,呼吁党和政府重视西路军的历史地位,给老兵们应有的待遇,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央终于做出决定:为西路军平反,并明令要求各地善待幸存老兵,给他们发放抚恤金,改善生活条件。 一时间,沉冤得雪,欢欣鼓舞。 岁月无情,斗转星移,曾经的少年已然华发苍苍,当年的战友也多数凋零,唯有革命精神,熠熠生辉,恒久长存。 2000年,郑维山将军溘然长逝,无数人含泪送别这位正直而又善良的军人,人们缅怀他为国为民的一生,更不会忘记,他晚年为昔日战友呼号的身影。 或许随着时光的流逝,西路军的故事会渐渐湮没在历史烟尘里,但郑维山将军的精神,他对战友的情,他为正义呐喊的勇气,必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那个执着前行的背影,是蓝天下最美的风景,那些隐忍不发的老兵,是共和国最可爱的人,让我们铭记他们,给他们迟来的尊重和敬意。 历史不该被遗忘,英雄更值得被铭记,这,就是属于西路军的悲壮篇章,属于郑维山将军的精神丰碑。 信源:党史纵横《传奇战将郑维山》
1983年,一位西路军的老兵在门岗值守时遭到无端殴打致死,然而凶手只被判了10年
如梦菲记
2025-02-15 16:23:44
0
阅读:1207
友情
给郑维山老将軍点贊,不忘战友兄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