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一直无法赶走库尔斯克的乌克兰军队?有句话说得好,俄罗斯是准备在库尔斯克耗死乌克兰军队,但是还有句话是,乌克兰也准备在库尔斯克耗死俄罗斯军队,反正就是互相对耗,看谁撑到组后。
俄乌冲突延宕至今,库尔斯克这个名字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与其说它是一座城市,不如说它更像一个象征:象征着这场战争的残酷、僵持和无解。俄罗斯想把盘踞在那里的乌军赶走,恢复对这片领土的完全控制,但几个月过去了,进展却异常缓慢。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有人说,俄罗斯是在“下一盘大棋”,故意在库尔斯克和乌军打消耗战,以此来削弱乌克兰的整体实力。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细想之下,却又站不住脚。战场上,谁不想速战速决,一举拿下?如果真的有绝对优势,能够迅速收复库尔斯克,俄罗斯又何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打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消耗战呢?更何况,库尔斯克对于俄罗斯来说,不仅仅是战略要地,更关乎国家尊严。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领土被敌军占领,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事实上,俄罗斯在库尔斯克战场上的困境,更像是实力不济的无奈之举。在乌东地区,俄军已经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战事胶着,难以抽身。想要增援库尔斯克,就意味着要从其他战线调兵,这无疑会削弱整体的防御力量,给乌克兰军队创造反攻的机会。 当然,乌克兰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成功在库尔斯克站稳脚跟,但他们的兵力同样捉襟见肘,无力扩大战果。可以这么说,乌克兰的主要目标,不是收复全部失地,而是尽可能地牵制俄军,给俄罗斯制造麻烦,从而在未来的谈判中获得更多筹码。 这就导致了库尔斯克战场上出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局面:双方都在拼命地争夺每一寸土地,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兵伤亡,但战线的变化却微乎其微。这种残酷的阵地战,消耗的不仅仅是士兵的生命,更是双方的国力、意志和后援。俄罗斯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西方世界的支持,其压力可想而知。乌克兰虽然有西方国家的援助,但也面临着兵源短缺、经济崩溃等诸多问题。 只是眼下这场战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俄乌冲突,而是演变成了一场代理人战争。北约国家源源不断地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资金和情报支持,试图借乌克兰之手来削弱俄罗斯。而俄罗斯也深知这一点,他们明白,一旦在乌克兰战场上失败,就可能面临国家分裂的危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库尔斯克就成了一个无法摆脱的泥潭。双方都想啃下这块“鸡肋”,但又都无力做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士兵们在战场上白白牺牲。 那么,这场战争最终会如何结束呢?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估计只有当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时候,才会真正坐下来谈判。但在此之前,库尔斯克仍然会是那个令人揪心的战场,一个消耗生命的无情绞肉机。而对于那些身处战火中的士兵和平民来说,他们最渴望的,莫过于和平的到来。
justonepoint
象征个p,乌克兰现在占领面积只有库尔斯克州总面积的1.5%